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鄧四平/文

幾片嫩嫩肥腸,一篷雪白筋斗的米粉,再淋上用豬骨熬製成的雪白的骨頭湯,一碗蓬安人最為享受的早餐便擺在了你面前,嗜辣的還可加些辣椒,便又成了另一番奇妙的風味。清早,當城市又被清脆悅耳的鳥聲鳴囀喚醒之時,在米粉館裡座無虛席的人們就成為了蓬安之晨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蓬安人在早上大都喜歡吃米粉,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下肚,整個人在一天中都彷彿精神抖擻了許多似的。蓬安米粉那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個性,那麻辣鮮香的味道和貨真價實的筋斗,令人吃過一回就會無比地難忘。

大致在2000年左右,蓬安的米粉最早是賣一塊錢一碗,而且量大分足。過了一兩年便上漲到了兩元一碗,幾年時間過去,現在已經上漲到五六元一碗了。儘管價格在不斷上漲,但每天吃米粉的人依舊趨之若鶩。價格的上漲似乎絲毫阻擋不了蓬安人吃米粉的興趣和熱情。

蓬安的米粉大多以新鮮豬大腸或者牛肉、羊肉、酸菜、海帶絲、麻辣十三香等為主要配料,擇料嚴格,製作考究。一碗米粉,其主料、配料竟達二十多種。豬大腸越肥越好,裡外洗淨,肥腸加上鹽和醋反覆搓洗,將腸壁的粘狀物揉淨,再用清水反覆浸漂,除去腥味。然後放在木盆或瓷瓦盆中,切成小段後加花椒、山奈、八角、茴香等物,接著就用文火煨燉至適當,撈出切成小片,再用姜、蔥、山奈、八角放入砂鍋小火慢燉。米粉呢,則選用本地精細大米手工擀制加工成米線,地道筋斗。其中尤以蓬安利溪的粉絲最為出名。製作時,米線要經過“三翻、四搭、九道切”,雪白如梨花,細軟如綢緞。加上臊子、紅油、豌豆尖、芫荽等配料,再調放雞湯、紅油辣椒等佐料,經過多道工序精細加工製作。冒好的米粉一碗端出,米粉細軟、骨湯雪白,肥腸粉嫩,芫荽嫩綠,豆芽金黃。舉箸下嚥,食不粘牙,鮮嫩脆細,爽口嫩滑,開胃生津,味道濃香,入口頓感賞心悅目。蓬安米粉吃起來湯鮮味美,辣而不猛、油而不膩、脆而不生,吃後回味悠長。

印象中,蓬安的米粉館子多如牛毛,大街小巷幾乎遍地花開。從早到晚幾乎全天候營業,早上最為鬧熱,中午次之,晚上依然人聲鼎沸,門庭若市。大大小小的米粉館子大多沒有什麼裝潢,門外頂多豎立一塊四四方方雪白的木牌,上面也只是懶洋洋地僅僅只寫兩字:“米粉”,如此而已,增之一字便彷彿已是多餘。蓬安米粉天生不愁顧客,蓬安的米粉彷彿生就是不需打廣告的美味,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儘管不打廣告,但每天顧客依舊不少。一大早吃碗米粉,才去上班幹活,早已成為了蓬安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了。一走近米粉館,老遠就會聞到一股濃濃的香,沁人心脾,十分誘人。那些吃米粉的人,圍坐在方桌旁,臉上紅紅的,嘴裡還不時發出“哧溜哧溜”或者“噝噝”的聲響,即使打霜落雪,堂裡堂外的寒風也依舊擋不住這嘴裡、心裡翻騰的陣陣熱浪。

風捲殘雲,片刻之間,一碗米粉便已吃完,肥腸也一掃而光,舌尖還有些微微的辣,有些酥酥的麻。戀戀不捨地放下碗筷,步出米粉店老遠老遠,唇齒之間還依舊留著難以散去的香呢。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蓬安的米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