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消防宣傳培訓中哪些「雷人」場景!

盘点消防宣传培训中哪些“雷人”场景!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高樓失火是往上跑,還是往下跑?速看!》,雖然明知道是不靠譜的文章,但還是點進去看了一下,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

文中提醒:“記住這些東西!關鍵時刻可以救你一命!”,還提到“在公司”“在家裡”應當怎麼辦等,文中還有很多誤導性的常識,諸如滅火器使用注意事項“鋁罐乾粉滅火器使用年限為三十年,每三年需換粉一次(用過後需立即換粉);鐵罐乾粉滅火器使用年限為五年,每一年需換粉一次。”“使用鐵罐時,不能託底部,應託側面,因為在受潮時,鐵罐容易生鏽且乾粉容易結塊,一旦結塊,乾粉無法從噴出口噴出,巨大的壓強會轉而從底部焊接處(特別是生鏽處)釋放,手託底部必然導致手指被炸飛”。表面上看,沒毛病~實質上卻嚴重誤導公眾~

嚇死隊長了!

說滅火器的使用年限30年,你這“消防知識”是誰教的?消防知識不紮實,還敢寫文章,說謀財害命並不過分,這個公眾號居然還是官方的!

應急管理部消防局14日消息:今年前8月,全國因火災死亡933人、傷560人,直接財產損失20.53億元…

以亡人火災事故為鑑

火災每天都有發生,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

剖析典型火災案例,盤點人員傷亡的主要情形:

火災煙氣直接導致人員窒息死亡(“三合一”場所)。

被困“三合一”場所(無第2緊急逃生口)。

居民樓失火盲目逃生所致(樓梯間為起火點位置、跳樓等)。

被困在人員密集場所所致(不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場所安全疏散距離長、安全出口上鎖)…

關於“逃生避險”知識,要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

不能僅思考火來了怎麼辦,而應思考如何避免火災降臨!

有些單位的消防安全培訓是由某防火中心進行的,作者並不評價其優劣。其套路無非是,展示一些火場人員受傷悽慘的照片、視頻,然後告訴您,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沒有裝備、沒有器材你如何安全逃生?採用激將法推銷高價消防器材…有些還附帶滅火體驗~

講課的人還說,“鋁罐乾粉滅火器”使用年限30年“水基滅火器”可以對人體噴,並做試驗…

先不說這些器材設備價格問題,但從消防知識方面考慮,能講出高質量的安全課嗎?這類情形,生活中存在嗎?

這樣的講課人能講清楚消防器材如何用嗎?

也許你會說,滅火器不就是“提、拔、握、壓”這麼簡單嗎?這是滅火器的操作方法,但不是使用方法!這種方法只適合於撲救試驗火災!

簡易式防煙面罩,真的能助你安全逃生到室外安全區域嗎?

防煙面罩不會自己產生氧氣,它是一種通過過濾裝置吸附、吸收、催化及直接過濾等作用去除一氧化碳、煙霧等有害氣體,供人員在發生火災時逃生用的呼吸器。

注意:僅適用於發生火災時空氣中氧氣濃度不低於17%的場所中,供人員逃生時佩戴的一次性使用的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場景假設(一):某多層居民樓(7層)某日深夜發生火災,假如您是這個居民樓中五層的住戶,當您知曉火災時會怎麼做?火災發生時,您能知道的信息或許就這麼多…

也許您會戴著防煙面罩立即通過樓梯間向下逃生(假定您會穿戴防煙面罩、假定防煙面罩在3年有效期內)…

事實上:起火點位於一層樓梯間、燃燒物質為電動車、起火時間或許為10分鐘之前,這時你向下逃生,能夠化險為夷嗎?越接近起火點,氧氣濃度越低、溫度越高~

關於火災的信息,在火災(消防隊到場前)逃生時,有人準確的告訴你嗎?

也許您會說,消防隊會很快到場的!這類火災,您能及時發現嗎?您們小區有火災自動報警設備嗎?您會準確的撥打119報火警嗎?你們小區能過消防車嗎?

為什麼要逃生?待在房間內安全還是穿戴防煙面罩逃生安全?並不會有人為你這個選擇而承擔責任…

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是永不過期的“滅火器”,火災是可以預防的,即控制引火源與可燃物距離等。

場景假設(二):某日深夜,客廳電動車充電故障自燃,被爆炸聲警醒,這時您用滅火器能滅掉這起火災嗎?電動車起火,有毒煙氣之多、蔓延速度之快你可知曉?

不能為了圖一時之便,將家人置於危險的境地!

場景假設(三):某日深夜,客廳電器自燃引燃沙發等可燃物,被煙氣嗆醒,這說明煙氣已經充滿房間床鋪以上的空間,這時用滅火器能滅火嗎?

在入睡前關閉電器電源就能避免電器故障自燃,避免引發火災,房間內安裝獨立式火災探測器就能在火災初起階段被發現,使用身邊的“滅火器”就能輕鬆滅掉。

場景假設(四):某“三合一”商店某日深夜發生火災,住戶一家老小住在閣樓裡…住戶發現火災的幾率有多大,住戶滅火的幾率有多高,住戶帶領家人安全逃生的幾率又有多少?

假如住戶安裝了獨立式火災探測器會是什麼樣?

場景假設(五):某日凌晨,某商場發生火災,周圍群眾發現火情後及時撥打119報火警,指揮中心接警後迅速調派**中隊*車*人到場處置,支隊全勤指揮部隨行出動,由於該建築室內消防設施癱瘓、消防車通道/防火間距被佔用,救援持續了10多個小時,過火面積**平方,火勢未向周圍建築蔓延…

救不如防!

資產這麼龐大,消防安全寄希望於哪根“稻草”?某中心的短暫的培訓能夠培養出來消防安全明白人還是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能夠有質的提升?能夠提升員工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

言歸正傳:

鋁罐型滅火器為簡易型滅火器(家用或車載使用),滅火器的保質期不應超過4年(一般為3年,滅火器瓶體上均有註釋),滅火劑充裝量小於1 000 mL(或g),不可重複充裝使用的一次性貯壓式滅火器。

其他場所配置的滅火器有效期是多久?

依據:《建築滅火器配置驗收及檢查規範》GB 50444-2008

盘点消防宣传培训中哪些“雷人”场景!

為何他們總是屢屢得手?

1、資深粉絲A透露,他在的單位總是能接到這類電話,電話先打到公司總機上,說是消防的,公司不敢怠慢,就轉到他們辦公室。培訓邀約時對方說是**“消防”下屬的培訓中心,A問對方公司名稱,“對方”從來不說,A有時以單位剛進行過培訓為由拒絕培訓邀約,培訓機構居然還問“是哪個單位進行的消防培訓”。

試想:一個社會單位,如果連自己內部的消防培訓都做不好,有沒有能力做好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呢?

2、對於機構名稱,社會單位不好辨識。

3、對於培訓人員的服裝,公眾亦不好辨識。

4、人員流動性大。

5、推銷的消防器材,雖然價高,但很少是假器材。

6、受培訓單位有一定的需求:能夠節約受培訓單位的時間,能夠營造一定的氛圍,單位不具備消防培訓的“軟實力”。

當然,也有真正傳播消防安全文化,改變人們安全意識、安全觀念的防火中心。

關於培訓的重要性,公眾號往期已經寫了好幾篇,有需要可以自行搜索。

培訓的內容,雖然仁者見仁,但法規規定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

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應當符合全國統一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大綱的要求,主要包括:

(一)國家消防工作方針、政策;

(二)消防法律法規;

(三)火災預防知識;

(四)火災撲救、人員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識;

(五)其他應當教育培訓的內容。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單位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一)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二)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公眾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的內容還應當包括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

單位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

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活動期間,應當通過張貼圖畫、廣播、閉路電視等向公眾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學校、幼兒園應當通過寓教於樂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和幼兒進行消防安全常識教育。

下列人員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一)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

(四)其他依照規定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的人員。

前款規定中的第(三)項人員應當持證上崗。

消防知識宣傳提醒,不管您是單位自己培訓還是防火中心培訓,一定要牢記:

1、培訓的目的不是灌輸,而是啟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升公眾防災與避險的意識。通過培訓達到讓每一個人都關注消防安全,關注自己身邊的消防安全,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2、要講正確的知識:要麼不講,不能誤導人,不能設立偽命題,不能把人帶進按照自己的邏輯設計的死衚衕。

3、培訓要根據單位的性質、參加培訓人員的情況進行,提升單位人員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而不僅僅講滅火器使用方法、演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比如:針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消防主管、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責任人、業主等具有法定消防安全責任的人進行培訓,能勝任嗎?

4、不能張冠李戴:要分析亡人火災案例,要分析起火原因、亡人原因,不能僅僅將亡人原因歸結於沒有裝備,沒有器材。要引導公眾關注防火,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引導公眾提升避險能力,遇火災不能盲目逃生。要關注自己所居住場所的消防安全。

5、要推廣獨立式火災探測器:為何他們偏愛推銷滅火器,滅火器生產廠家多,外觀易偽裝,利潤高;而獨立式火災探測器生產廠家少,價格公開透明,利潤空間少;如果場所內安裝有獨立式火災探測器,火災初起煙小,火小,煙氣由於浮力作用,上升到頂板下,獨立式探測器能夠及時捕捉初起火情信息,及時發出預警信息,提醒場所人員進行自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小火亡人事故的發生。而滅火器並沒有主動發現初起火情,自行滅火的功能。等到人員被動發現火情時,手提式滅火器已無法控制火勢。手提式滅火器也並不適用於火點不在“地面”上的火災(吊頂)。

6、不要鼓勵大家都成為救火英雄:火一旦發生,必定要造成財物損失,要引導大家提升防災能力,做到本質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