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消防宣传培训中哪些“雷人”场景!

盘点消防宣传培训中哪些“雷人”场景!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高楼失火是往上跑,还是往下跑?速看!》,虽然明知道是不靠谱的文章,但还是点进去看了一下,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

文中提醒:“记住这些东西!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还提到“在公司”“在家里”应当怎么办等,文中还有很多误导性的常识,诸如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铝罐干粉灭火器使用年限为三十年,每三年需换粉一次(用过后需立即换粉);铁罐干粉灭火器使用年限为五年,每一年需换粉一次。”“使用铁罐时,不能托底部,应托侧面,因为在受潮时,铁罐容易生锈且干粉容易结块,一旦结块,干粉无法从喷出口喷出,巨大的压强会转而从底部焊接处(特别是生锈处)释放,手托底部必然导致手指被炸飞”。表面上看,没毛病~实质上却严重误导公众~

吓死队长了!

说灭火器的使用年限30年,你这“消防知识”是谁教的?消防知识不扎实,还敢写文章,说谋财害命并不过分,这个公众号居然还是官方的!

应急管理部消防局14日消息:今年前8月,全国因火灾死亡933人、伤560人,直接财产损失20.53亿元…

以亡人火灾事故为鉴

火灾每天都有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剖析典型火灾案例,盘点人员伤亡的主要情形:

火灾烟气直接导致人员窒息死亡(“三合一”场所)。

被困“三合一”场所(无第2紧急逃生口)。

居民楼失火盲目逃生所致(楼梯间为起火点位置、跳楼等)。

被困在人员密集场所所致(不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场所安全疏散距离长、安全出口上锁)…

关于“逃生避险”知识,要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

不能仅思考火来了怎么办,而应思考如何避免火灾降临!

有些单位的消防安全培训是由某防火中心进行的,作者并不评价其优劣。其套路无非是,展示一些火场人员受伤凄惨的照片、视频,然后告诉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没有装备、没有器材你如何安全逃生?采用激将法推销高价消防器材…有些还附带灭火体验~

讲课的人还说,“铝罐干粉灭火器”使用年限30年“水基灭火器”可以对人体喷,并做试验…

先不说这些器材设备价格问题,但从消防知识方面考虑,能讲出高质量的安全课吗?这类情形,生活中存在吗?

这样的讲课人能讲清楚消防器材如何用吗?

也许你会说,灭火器不就是“提、拔、握、压”这么简单吗?这是灭火器的操作方法,但不是使用方法!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扑救试验火灾!

简易式防烟面罩,真的能助你安全逃生到室外安全区域吗?

防烟面罩不会自己产生氧气,它是一种通过过滤装置吸附、吸收、催化及直接过滤等作用去除一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供人员在发生火灾时逃生用的呼吸器。

注意:仅适用于发生火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7%的场所中,供人员逃生时佩戴的一次性使用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场景假设(一):某多层居民楼(7层)某日深夜发生火灾,假如您是这个居民楼中五层的住户,当您知晓火灾时会怎么做?火灾发生时,您能知道的信息或许就这么多…

也许您会戴着防烟面罩立即通过楼梯间向下逃生(假定您会穿戴防烟面罩、假定防烟面罩在3年有效期内)…

事实上:起火点位于一层楼梯间、燃烧物质为电动车、起火时间或许为10分钟之前,这时你向下逃生,能够化险为夷吗?越接近起火点,氧气浓度越低、温度越高~

关于火灾的信息,在火灾(消防队到场前)逃生时,有人准确的告诉你吗?

也许您会说,消防队会很快到场的!这类火灾,您能及时发现吗?您们小区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吗?您会准确的拨打119报火警吗?你们小区能过消防车吗?

为什么要逃生?待在房间内安全还是穿戴防烟面罩逃生安全?并不会有人为你这个选择而承担责任…

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是永不过期的“灭火器”,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即控制引火源与可燃物距离等。

场景假设(二):某日深夜,客厅电动车充电故障自燃,被爆炸声警醒,这时您用灭火器能灭掉这起火灾吗?电动车起火,有毒烟气之多、蔓延速度之快你可知晓?

不能为了图一时之便,将家人置于危险的境地!

场景假设(三):某日深夜,客厅电器自燃引燃沙发等可燃物,被烟气呛醒,这说明烟气已经充满房间床铺以上的空间,这时用灭火器能灭火吗?

在入睡前关闭电器电源就能避免电器故障自燃,避免引发火灾,房间内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就能在火灾初起阶段被发现,使用身边的“灭火器”就能轻松灭掉。

场景假设(四):某“三合一”商店某日深夜发生火灾,住户一家老小住在阁楼里…住户发现火灾的几率有多大,住户灭火的几率有多高,住户带领家人安全逃生的几率又有多少?

假如住户安装了独立式火灾探测器会是什么样?

场景假设(五):某日凌晨,某商场发生火灾,周围群众发现火情后及时拨打119报火警,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调派**中队*车*人到场处置,支队全勤指挥部随行出动,由于该建筑室内消防设施瘫痪、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被占用,救援持续了10多个小时,过火面积**平方,火势未向周围建筑蔓延…

救不如防!

资产这么庞大,消防安全寄希望于哪根“稻草”?某中心的短暂的培训能够培养出来消防安全明白人还是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能够有质的提升?能够提升员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言归正传:

铝罐型灭火器为简易型灭火器(家用或车载使用),灭火器的保质期不应超过4年(一般为3年,灭火器瓶体上均有注释),灭火剂充装量小于1 000 mL(或g),不可重复充装使用的一次性贮压式灭火器。

其他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有效期是多久?

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2008

盘点消防宣传培训中哪些“雷人”场景!

为何他们总是屡屡得手?

1、资深粉丝A透露,他在的单位总是能接到这类电话,电话先打到公司总机上,说是消防的,公司不敢怠慢,就转到他们办公室。培训邀约时对方说是**“消防”下属的培训中心,A问对方公司名称,“对方”从来不说,A有时以单位刚进行过培训为由拒绝培训邀约,培训机构居然还问“是哪个单位进行的消防培训”。

试想:一个社会单位,如果连自己内部的消防培训都做不好,有没有能力做好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呢?

2、对于机构名称,社会单位不好辨识。

3、对于培训人员的服装,公众亦不好辨识。

4、人员流动性大。

5、推销的消防器材,虽然价高,但很少是假器材。

6、受培训单位有一定的需求:能够节约受培训单位的时间,能够营造一定的氛围,单位不具备消防培训的“软实力”。

当然,也有真正传播消防安全文化,改变人们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防火中心。

关于培训的重要性,公众号往期已经写了好几篇,有需要可以自行搜索。

培训的内容,虽然仁者见仁,但法规规定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当符合全国统一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的要求,主要包括:

(一)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政策;

(二)消防法律法规;

(三)火灾预防知识;

(四)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五)其他应当教育培训的内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消防知识宣传提醒,不管您是单位自己培训还是防火中心培训,一定要牢记:

1、培训的目的不是灌输,而是启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公众防灾与避险的意识。通过培训达到让每一个人都关注消防安全,关注自己身边的消防安全,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2、要讲正确的知识:要么不讲,不能误导人,不能设立伪命题,不能把人带进按照自己的逻辑设计的死胡同。

3、培训要根据单位的性质、参加培训人员的情况进行,提升单位人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而不仅仅讲灭火器使用方法、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比如:针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主管、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业主等具有法定消防安全责任的人进行培训,能胜任吗?

4、不能张冠李戴:要分析亡人火灾案例,要分析起火原因、亡人原因,不能仅仅将亡人原因归结于没有装备,没有器材。要引导公众关注防火,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引导公众提升避险能力,遇火灾不能盲目逃生。要关注自己所居住场所的消防安全。

5、要推广独立式火灾探测器:为何他们偏爱推销灭火器,灭火器生产厂家多,外观易伪装,利润高;而独立式火灾探测器生产厂家少,价格公开透明,利润空间少;如果场所内安装有独立式火灾探测器,火灾初起烟小,火小,烟气由于浮力作用,上升到顶板下,独立式探测器能够及时捕捉初起火情信息,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场所人员进行自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小火亡人事故的发生。而灭火器并没有主动发现初起火情,自行灭火的功能。等到人员被动发现火情时,手提式灭火器已无法控制火势。手提式灭火器也并不适用于火点不在“地面”上的火灾(吊顶)。

6、不要鼓励大家都成为救火英雄:火一旦发生,必定要造成财物损失,要引导大家提升防灾能力,做到本质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