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说过投资赚钱的事情,有朋友说应该再聊聊“取舍和放弃”,这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我对于“赚钱”这件事的思考。

赚钱本质上就是三件事:赚信息差,赚执行差,赚资源差

信息差是什么?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然后你通过这样的信息来赚钱。

执行差是什么?你拉了一堆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快速组成一个团队/一个人快速执行,别人或者搞不定或者不敢干或者组局的能力没那么强,然后你通过这种执行能力的差距来保持领先地位从而赚钱。

资源差是什么?你有一个挖煤矿的许可证,你挖矿合法,别人挖矿不合法,然后你利用这样的优势来赚钱。

任何的道理,都有着其局限性,因为看我文章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属于那种“没太多资源”的朋友。所以我这篇文章主要聊的是:如何获得信息优势以及执行优势

1.筛选信息,保护你的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很宝贵

在说“筛选信息”之前,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概念:究竟什么叫做好的信息?

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告诉我,好的信息应该是“有用的信息”,这样的定义不太实用和准确,我认为比较实用的定义应该包含两个部分:

  • 能够帮助我们能够立刻去做一些事情的信息

  • 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和成长的信息

比如说我多次推荐的几个知识星球,就是我觉得相当不错的信息源:推荐一些不错的知识星球、推荐几个不错的知识星球

我从最开始的看垃圾书到看:古典,张德芬,梁冬,吴伯凡,罗永浩,李笑来,霍炬,余晟,徐宥,云风,伞哥,韩寒,师北辰,冯大辉,曹政,詹老师,火金姐,和菜头,刘大猫,亦仁,陈小花,波旬,江南愤青,戴老板,欧成效,魏武辉,王兴,王慧文,一路成长中伴随的内容太多,阅读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变化(有空我再整理下分享给大家)

我职业生涯前面,因为大量无差别的阅读,踩过了太多的坑,我从中学到一个事情是:

“如果是不能帮助我们去执行和思考的信息,其实都是没必要过于关注的信息”

你的能力越强,你的注意力就越宝贵,想想看,每天那么多钱等着你去赚呢!!!你居然今天沉迷于“王宝强老婆把他给绿了”这件事,明天沉迷于“华帝赌法国夺冠要破产了”,后天关注“李笑来说我是傻逼”

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就是一朵奇葩吗?

为什么我称作做很多是“没必要过于关注的信息”呢?

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也是有价值的,很多时候可以帮助你开拓视野,以及能够帮助你敏锐的发现投机机会,正确的打开和思考的方式是:自己能学到什么,以及能做到什么。

比如我的金拱门的10W+就是这么来的。比如李笑来的事情,我的朋友币哥就写了篇这样的文章,也获得了不少阅读:旗帜鲜明的支持李笑来老师

不要急于否定和评价,多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当个枯燥的赚钱生涯里面的一个娱乐,有空的时候了解一下,没空就没必要看,不要试图抓住每一个机会,抓住能碰到的就好。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经常会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我自己喜欢写作和思考是一方面,更多的时候是进行测试和练习我对人的理解(可以理解为锻炼自己对人编程的能力),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标签管理

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如果一个人给我群发垃圾信息,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骚扰和垃圾信息,然而我会给他打个标签:“卖货的号骗子的号”,然后跟他学习怎么发朋友圈和卖货的文案。

我的逻辑很简单,如果能一直群发消息,多半是能赚到钱的,那就可以简单的看看他们在卖什么,怎么加的我们,然后保存下他们的文案,给他们打个标签。

但如果老是发,感到烦了,就删掉,或者推荐他们加你小号。

如果一个人老是发付费知识星球的分销,那就给他打个标签“分销”,想卖课的时候找他。

这样的练习多了,我发朋友圈往往能够预料到谁会点赞,谁会评论,评论大概是什么内容,特别好玩,对提升自己的营销能力和感觉帮助很大。

李笑来说人生的三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真是太对了

2.开始去做,摆脱“瞎想主义”

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去做

我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想要赚钱,先提价值,主要说了“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的差别”。

同时我也在上一篇文章:投资赚钱三件事里面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赚钱的投资,都是源自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别人没发现的这件事情/东西,以后会有那么多人觉得它值钱。

赚钱的事情,也是一样。

Think Clear , Do Clear

张小龙说:思辨大于执行。意思是说:思考清楚,才能做的好。

思辨大于执行这件事,在投资上是正确的,但在赚钱上,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任何事情都有成本。

投资的执行成本很低,想清楚怎么交易,然后执行就行,如果没执行,多半是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楚。

而赚钱的执行成本太高了,想要做成一个项目,你要会拉人,能搞钱,懂产品,会营销……

张小龙的道理成立的前提是:海量的研发,几乎用之不竭的流量,如果你没这个本钱,也跟着有样学样,也这么干,你会死的很惨。

一个显著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创业在开始做的时候,是没怎么想清楚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不管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说。

去年年前我和猛买的创始人张志勇聊:他说,很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看起来很不靠谱的,没人知道它以后究竟赚不赚钱,但后来事情的变化,都超过了我们当时的想象。

这句话,2014年的时候,王慧文在美团内部分享的时候也说过,他说他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和王兴甚至都“从来没有工作过”:

唯一有的就是勇气,然后不断的去尝试

连最近上市的小米,雷军创业做小米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江湖地位?连他都是在清单里面找工程师:“然后一个个的聊”

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先干了再说,然后像李笑来说的那样:“把时间当做朋友”,把事情一点点的做好。

有人说王兴是富二代,是清华毕业的,雷军是江湖大哥,他们的项目黄了,是不会有那么疼的,我的看法是:

人生就是赌博,普通人只有更不怕疼,才能赌的赢。

想变的牛逼,不脱层皮怎么行?(参见:不去赌博,也是一场赌博)

赌不起,那就先培养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管啥事,只要有机会,立刻去做,如果你没钱,没资源,你要做的是别扯淡,先赚钱。

以及,我就是这么做的。因为只有去做了,有结果了,才能避免瞎想陷阱和空虚陷阱。

我是个好奇心驱动的人,从不上班以来,一年里面做过太多事情:炒币,搞闲鱼,卖影视资源,搞乱七八糟的流量,写公众号,做社群,搞短视频,卖货,也赚了一点小钱,说到结果,每件事不算差。

我有几点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 做事过程中坚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尽量克制自己的焦虑

  • 不要装逼,不要仇恨任何一件事情,

  • 不要搭上自己的前途做不OK的事情

  • 不要听没做成过事情的人的建议

如果很多事情自己没有想清楚,去找你能接触到的牛逼的人,给自己设一个期限,做任何自己念头中一闪而过想要尝试的事情吧。

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要么自己牛逼,要么死心

赔率可以,我觉得值得去赌

3.想清楚,做清楚

只做一件事比做很多事重要的多

说起来可能起来有点奇怪,但很多事情,的确是在做的过程中想清楚的,所以我现在开始度过什么都做的阶段:准备开始只做一件事情。

为什么要开始只做一件事情呢?

我前面说了:Think Clear,Do Clear

我以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厉害的人,自始至终都在只做一件事情?最近我逐渐的搞明白了,很多厉害的人不是因为他只能做一件事情才做一件事情。相反的,他们选择只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他们想的很清楚。

再牛逼的人,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但可以选择抓住核心,少做一点,做深一点

就像我写公众号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有阅读量的文章,只有两种:

  • 民族,情绪,色情擦边的文章

  • 干货,干货,超干货,噎死人的那种

其它的都是Bull Shit,根本没人看。我公众号写了三年多,写了将近209篇原创文章,真正达到我写公众号的目的,获得大量的朋友,金钱,和人脉的,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篇。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获得的成就感、金钱、人脉,远远要敌得过100个没啥价值的小事情,基于这个思想作为指导,我做了我的“第一桶金研究所”的公众号,一个月就写一篇文章,没有就不写。

平均打开率达到了2500%,是平均值的几十倍。

抓不住核心,永远都是那只滚筒里面打转的小白鼠,不停的奔跑,却总是吃不到食物,活生生的把自己给累死。

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好奇心无止境,但精力和时间有限,如果继续随波逐流,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随着年纪变大,就没有自由的money和时间了,少做点事情显得更重要一些,因为这样可以:

迎接更大的挑战,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多的乐趣

那怎么选择这件事情呢?

  • 首先,你得喜欢。

  • 其次,你得能持续喜欢。

持续喜欢的含义在于,付出能有收获,不管是金钱,江湖地位,还是别人的尊重,而且这件事一定要上限够高,才能保证你持续的积累,不会付诸东流。

抓住一件事情,在一件事情上持续发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指数型的增长。

说说赚钱里面的“取舍”

这就是成长呀。

你还可以点击公众号菜单加入付费社群,一起来实践投资和赚钱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