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对于想了解和学习中国画的人来说,《芥子园画谱》可谓是绕不过去的一条路。

《芥子园画谱》又称之为《芥子园画传》,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深,刊印最多的技法讲解型画谱。《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若能善加利用,这本传世经典之作一定会对初学者及绘画爱好者大有裨益。

在之后的文章里为方便记述,《芥子园画谱》将一律简称为《芥子园》。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芥子园》作为学习中国画的重要启蒙之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其绘画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大大降低了初学者领会、临摹中国画的难度。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芥子园》依照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分科将各卷本划分为

山水、兰竹梅菊、草虫翎毛花卉、人物四集。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每集开篇先综述画理、源流,使画者对所绘之物有一个大概的整体认识之后再逐个拆分教学。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每一种形象从起笔到收尾都有清楚明晰的讲解和图示。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包括其与其他形象的组合搭配。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并配以不同名家画谱以滋借鉴。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教材体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康熙年间初版本的扉页

《芥子园》诞生于清代,最早于康熙年间刊行。由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编绘而成,成书之时,以李渔当时的别院“芥子园”名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芥子”取自“芥子须弥”一词,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小小的芥子能容纳的下大大的须弥山,小小的画册也能收录上下千年绘画所需的浅层精要。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李渔一生写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闲情偶寄》和《芥子园》。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闲情偶寄》作为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属于文人墨客都钟爱的一本书籍。《芥子园》则是相对专业一些,专为绘画之事所写,若无心绘画则不会专门购买。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日本宽延时期河南四郎右卫门彩色套印本

当时李渔出版的《芥子园》只包含了山水一集,因为李渔觉得:“绘画一事相传久矣,奈何人物、翎毛、花卉诸品皆有写生佳谱,至山水一途独泯泯无传。岂山水之法洵可意会不可形传耶?抑画家自秘其传不以公世耶?”为了补一补山水画教学基础教材的这一空白,才与其他几人共同努力出版了最初的《芥子园》。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芥子园》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木版彩色套印。

当时只出版了初集的“山水树石集”5卷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清康熙时期芥子园刊五色套印本

之后的200多年,《芥子园》陆续出版了第二、三、四集,就我们现在看到的套装本中除了山水卷,都是续集。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明 李流芳作品

因为《芥子园》畅销不衰,原版翻印多次,已经不再清晰。光绪13年,张熊的弟子巢勋重新勾摹修整,形成了我们今天最常见的黑白的《芥子园》。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这一本也是一直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手授作为前提,学生常常不知如何下笔作画,而《芥子园》恰恰把中国画中的各种绘画技巧,知识点单独罗列出来,令阅者能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中国画技法及布局技巧,数月之内可以在没有老师手把手教学的情况下画出完整的一幅画出来。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也正因之于“速成”这点,《芥子园》虽是一本极佳的绘画理论及技巧教学书籍,但是也容易让人流于表面,不得要法,甚至误入歧途,自缚成茧。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李渔在《芥子园》首集序言中说:“俾世之爱真山水者,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之实。”这虎头之实只是一个一学就会的模板,一个好的画师是不可能从一个模板里产生的。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清嘉庆五年金陵芥子园重刊彩色套印本

古人要学好画都得要临摹名家古迹,而不是画谱或者复制品。画谱,复制品与真品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临摹复制品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你的眼界容易被这些复制品养习惯,一旦积成旧习,当你有幸能看到传世神品的时候也是回不了头的。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新译芥子园画传

东京日贸出版社1994年出版

黄宾虹就曾批评学画以此书入手的现象:“自《芥子园画谱》出,而中国画家矩矱,与历来师徒授受之精心,渐及澌灭而无余。”

“古人学画,必有师授,非经五七年之久,不能卒业。后人购一部《芥子园画谱》,见时人一二纸画,随意图抹,已觉貌似,作者即自鸣得意,观者亦欣然许可,相习成风,一往不返’。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陈子庄也在他的话语录里提到:

“像《芥子园画谱》这样的初级教科书,固然可以做为入门ABC来学,但如果没有高明老师指导,结合真山水的示范来临习,只能学得一些皴法、描法和章法程式,结果为格法所囿,形成枷锁,再难进展。所以历代天才大师都能突破规范,不为法囿,进而驾驭它、发展它。”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1934年上海有正书局刊刻的版本

鲁迅曾购买此版本赠与许广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芥子园》和《唐诗三百首》一样一样,都只是启蒙工具。《芥子园》更像是一个启发艺术家的引子,诸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一系列大画家都是由《芥子园》领进的门。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想画的好,必须真正脱胎于自己,勿要借着《芥子园》的由头,学个虎头蛇尾,沾沾自喜认为有所小成。要是这样当头棒喝也破不了你的迷障,可以说学画之事尽废也!

只有“朝斯夕斯,终日伏案”,“十年面壁,朝夕研练”绘画之事方能有所小成。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连齐白石自己都说了,学齐白石的画尚且如此,更何况一本刊印的《芥子园》呢?

上述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欢迎各位下方留言讨论交流

大文学家一不小心炮制出这本“国画入门神谱”,元芳,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