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釋讀的字不一定對,你說寫錯了可能你沒見過這個字

讀吳大徵等先生編撰的《說文古籀補補》發現,《古籀彙編》中的“榮”字怎麼在這裡成了“艾”字呢?

專家釋讀的字不一定對,你說寫錯了可能你沒見過這個字


帶著這個問題翻閱《金文編》,容庚先生釋為“榮”,解釋曰:榮不從木,方濬益以為即榮字古文,榮國名,成王時卿士有榮伯。

上圖的三個榮(艾)容庚先生例自《大盂鼎》《榮伯鼎》等,而吳大徵等先生也說是出自《大盂鼎》。同鼎同字兩種讀法,誰對誰錯?

在古文字斷代1000多年後的清代,隨著文物的不斷出土和發現,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湧現出許多古文字學家。但是,受資料的限制,難免出現釋讀錯誤,今人也是如此。

專家釋讀的字不一定對,你說寫錯了可能你沒見過這個字

早些日子,我在微信群發了這張字:唯德,立即引起了一位大書法家強烈的批判,他的觀點是“大錯而特錯的一個字,德無心非德!”

專家釋讀的字不一定對,你說寫錯了可能你沒見過這個字

“帆錯了,應該馬風為颿!”

​錯就錯了吧,如果說沒錯,他就會要你告訴他出處,多麻煩?打嘴仗沒意思,留取時間多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