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名叫“斗米虫”的虫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幽默乖巧


斗米虫,这个名字奇葩吧,一条虫子的名字还叫的这么有特色,呵呵。其实斗米虫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古代,老百姓们用一斗米才换得一条虫,所以才被老百姓称为“斗米虫”。



斗米虫全身乳黄色,跟蚕差不多大。斗米虫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具有舒筋通络,消积透疹的作用,经常用来治疗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等症状。斗米虫也可以用来治疗麻毒内陷,小儿营养不良等症状。

在民间,农村老百姓经常用斗米虫来治疗小儿疳积,方法就是把斗米虫焙研成细末,掺入粥里,搅拌均匀然后食用,就可以治疗小儿疳积。



农村老百姓也经常用斗米虫来治疗筋骨痛,方法就是把斗米虫研成末,然后用甜酒送服,就可以治疗筋骨疼痛。

斗米虫除了药用价值还有食用价值。斗米虫的幼虫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八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种营养元素,经常食用斗米虫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是大补。而且有些地方还流传着端午节吃斗米虫的习俗。



斗米虫的食用方法是比较多的,可以把斗米虫烤干以后,和鸡蛋一起炒着吃;也可以烘烤干以后,研成细末,放在粥里吃;也可以把斗米虫捣烂捣碎,然后用开水冲服。无论是哪种吃法,斗米虫的营养价值都是很高的。

斗米虫的功效还有很多,朋友们可以补充一下。


幽默梅花


农村名叫“斗米虫”的虫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斗米虫并不是大米中的虫子,它也不吃大米。这种虫子长得和家养的蚕很像,不过它不像蚕一样是白色的,而是全身乳黄色的,但是大小都差不多。

斗米虫一般生长在一种长满倒刺的灌木丛中,之所以有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在古时候和,有“一斗米”换一条虫子的说法,所以也就叫“斗米虫”。

斗米虫入药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这种虫子又名“鸟不踏刺虫”。这主要和其生存的环境相关,斗米虫主要是在云实刺树里面,专吃树心,而这种树上长满了倒刺,所以鸟也不敢在其上面栖息。

关于斗米虫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医学著作中都有记载。中医上认为斗米虫有消积透疹,舒筋通络的功效,并且对于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不过在民间,斗米虫的用处更为广泛。在很多的民间偏方中都说,食用斗米虫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对于麻毒内陷、痱疹、无名肿毒、对肝腹水、肝硬化、血液病等有显著疗效。

斗米虫的功效,其中一个广为熟知的那就是斗米虫可以治疗小孩子厌食症、哭夜尿床等非常有效果。除此以外,斗米虫还对小儿发育迟缓、流口水、磨牙、痔疮和筋骨疼痛等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斗米虫中含有多种我们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确实对提高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着很显著的作用和效果。而且斗米虫的食用方法也简单,只需要简单用火烤一下,然后就可以直接吃下去,香味浓郁,口感极好。

听说目前这种虫子在市场上一条就能卖到近百元,而秋季正是斗米虫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人也常去山里挖斗米虫,场面也是非常的壮观。


农夫也疯狂


农村名叫斗米虫的虫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斗米虫这个虫主要作兴于浙江地区,我是浙江人对这斗米虫了解较深入,这个斗米虫实质是桑天牛蛀入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两面针,飞天蜈蚣)藤茎内的幼虫。因芸香科植物富含芳香油,生物碱,而蛀入植物的桑天牛幼虫在几乎于密闭的空间内,食宿活动几个月,其生长过程中细胞浸透于芳香油,生物碱中,其体内蛋白等均含比例较高的这些植物成分。而这些植物成分中所含杀菌,镇痛,挥发理气,消胀,化食积全部存在于斗米虫体内。



中医中应用于水剂煎煮方法取得植物这些成分,其中在水煎过程中,挥发油类损失挥发了不少,效果方面没法与比桑天牛幼虫(斗米虫)存在于动物蛋白质细胞中成分瞬间烤焦香立即封存,和动物性与人动物性吸收好。也就是这些植物有效治疗药成分,经过桑天牛幼虫消化贮存后,人们烤香食用吸收上会好得多,效果迅速,特别是对幼童。这些斗米虫具有了芸香科温中理气,祛风行气,散结止痛,消除食积,还有对多种癌细胞迅速进入明显抑制作用,又具有其它昆虫类食用吸收营养价值。所以斗米虫营养价值加其药用价值是真得比一斗米价值高多的。



斗米虫功效,行气,止痛,祛风,化积,可作幼童化积食,可作风湿疼痛,闭经等治疗。


老艾叶


斗米虫之所以会叫斗米虫,也许有人会以为它可能是生长在米里,但其实它是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全身乳黄色,长的和蚕蛹很像。

斗米虫只认准云实树,它从云实树根部钻一个小孔,进入树内,专吃树心。因为云实树长满倒刺,所以斗米虫又叫“鸟不踏刺虫”。

而且因为长满倒刺的云实树的保护,连鸟类都无法停留在云实树上,更不用说捕捉树干内的斗米虫了,所以这虫又有"千年鸟不食"之名。而正因为此,又加上云实木非常的坚硬,人类想要捕捉斗米虫也非常的不容易,又因其营价值非常高,又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可以说是一虫难求,所以在古代有一斗米换一条虫的记录,“斗米虫”的名称就这么叫开了。

民间盛传,“斗米虫”具有强身健体、清凉解毒、生津开胃的奇效。在浙江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种习俗,就是在端午期间,只有吃上一盘“斗米虫”,才能算真正过了端午。

据民间流传的一些中药典籍记载,斗米虫性味辛,甘,温。入肝、 脾经。 有消积透疹,舒筋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以治疗小儿疳积,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疼痛等疾病。

由于斗米虫的疗效很好,特别是对小孩“疳积”引起的厌食、哭夜尿床等有特效,在民间一直应用至今。在浙江一带非常盛行用斗米虫治小儿疳积:将适量的斗米成烘干后研成细末,掺入粥内拌食,多食用几次。服食斗米虫期间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将适量斗米虫烘干后和鸡蛋一起炒食。用此法对儿童发育迟缓、流口水、磨牙等也有不错的效果。

在浙江民间中药典籍中还记载了用斗米虫幼虫二条,捣碎,泡开水送服。可以治小儿麻疹失透。

在江西民间草药手册上则记载有用斗米虫烘干研末,每次取两到三分用甜酒送服,可治筋骨疼痛。

另据现代研究,斗米虫含抗菌蛋白、几丁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这些特殊的活性物质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着显著的作用和效果,是抗病菌、抗病毒、抗肿瘤的珍贵生物医药资源。

欢迎关注陌上花开且缓归!本文严禁抄袭、转载!一经发现,投诉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