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纵观中华古代历史,各个王朝身强体壮的皇帝很多,病恹恹的皇帝也有不少,但是,身体残疾的皇帝却不多见。但是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残疾皇帝。他本是个残疾瘫痪的太子,但是在他的父皇死后,却突然站立起来登基,完全变了个人。如此大的变化,究竟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呢?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这个人就是唐顺宗朝李诵,他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他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从他当太子到登上皇位,熬了整整26年。在公元804年,也就是他当太子的第25年,他突然中风,全身瘫痪,不能下地行走,只能躺在床上,行动非常不便。而当时他的父亲唐德宗李适也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拖着年迈的步伐去看他,父子两相见,老泪纵横。在他中风仅仅一年后,唐德宗李适也卧病在床。皇帝和太子两人同时卧病,只要发生一点点意外,对于整个王朝来说就是致命的,搞不好就会发生宫廷政变,大唐江山将会动荡不安。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后来,唐德宗病情进一步恶化,朝廷的王公大臣都去探望皇帝,唯独作为儿子的他却因为躺在床上不能前往,直到他的父亲去世前,他们父子俩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唐德宗去世后,按理说作为太子,在皇帝死后继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可是就因为他瘫痪在床,之前暗中活动的各个势力逐渐浮出水面,围绕着皇位的继承,表面平静的大唐江山实际上却正在酝酿着一场狂风骤雨。而要驱散乌云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这个瘫痪的太子站起来登基称帝。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或许一个人的意志真的能创造奇迹,一直瘫痪在床的他,在最危及的时刻,居然从床上站了起来。这得忍受多大的疼痛和需要多坚强的意志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极度想当皇帝。是对于自己辛苦等待26年的不甘?还是对于皇帝权利的渴望?亦或是担心李唐天下动荡、生灵涂炭,源于内心血脉召唤肩负起李唐江山的那份责任?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站起来了!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公元805年,李诵继位,史称唐顺宗。当他吃力的站起来出现在继位仪式上时,许多大臣和禁军将士都流下了激动得眼泪。因为,正是这个瘫痪的太子的继位,粉碎了那些觊觎皇权的人的美梦,稳定了大唐江山,避免了宫廷政变,也避免了无辜将士的流血牺牲。他继位后,重用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人为他料理朝政。虽然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身体毕竟吃不消,在继位仅仅八个月后,他让给皇太子李纯,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不久之后,他也就病逝了。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虽然李诵才做了八个多月的皇帝,但是他战战巍巍站起来继位的那一幕,却永远深深的留在了人们的心目中。至于是什么支撑他以如此顽强的意志力站立起来继位,是辛苦等待26年的不甘?还是对于皇帝权力的渴望?亦或是担心李唐天下动荡、生灵涂炭的那份责任?

瘫痪太子在皇帝死后站起来登基,是权力的驱使,还是责任的担当?

小编觉得或许前面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那份源自于内心血脉召唤,肩负李唐江山的那份责任,各位觉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您喜欢请记得点赞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