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這首《勸學》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意在勉勵少年人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不要等老了後悔。

因此,雖然是暑假,高三的同學們已經開始了緊張的第一輪高考複習。

不過,作為“過來人”的小天,還是要提醒各位考生,高考複習時不要掉進“假勤奮”的陷阱,出力不出成績。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假勤奮”具體表現為:

早上5點起,晚上12點睡,一天到晚,除了吃飯、午休、洗漱,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

吃飯基本靠吞,走路基本小跑,等飯的一小點時間也要拿出小本本來記幾個單詞。

晚上回到宿舍或家裡,還要在臺燈下或被窩裡學習一會兒,否則總覺得心有不安,覺都睡不好。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教輔書、真題、試題研究、預測卷、逆襲捲,一個也不捨得放過;

在線課程、名師講座,都要聽一聽,生怕錯過一個;

公式、模型、單詞、作文素材,背了滿滿一腦子,不管有沒有用。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晚上睡眠不足,白天渾渾噩噩,學習全靠意志強撐,白天沒跟上的,晚上熬夜再補。

如此循環往復,勤奮到學霸都“慚愧”,勤奮到人神共憤。

然而,考試成績依然不上不下,進步微小,面對分數,往往只能無語問蒼。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滿足了以上表現,

那麼恭喜,

你們掉入了“假勤奮”的陷阱。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這樣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許是為了老師、家長的“非常努力”的認可,許是真的想學習,但又不知怎麼學,只能讓自己看起來很忙碌。

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樣的“假勤奮”要不得!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學習的更高“段位”是由你來主導學習,不是讓學習主導你!

走出“假勤奮”的誤區,才能讓學習更有效地發生。

說到這裡,小天感慨頗多,記得大四考研的時候,複習全靠自己,是沒有老師指導的。剛開始,小天也像高中時那樣起早貪黑,不停學習,然而當一輪複習下來,自測的時候發現:學的和考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做的全是無用功。

於是,小天開始反思,並與同學交流,發現自己陷入了“假學習”誤區,並且從高中到大學一直沒有意識到,更不要說改正了。學習時,只會硬學,沒有深度思考,沒有歸納總結,沒有方法。

看來,學習,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一樣,只有找到正確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正確的學習方法+勤奮努力=有效學習。

記住,你不是學習機器,要學會對自己喊停。

河南學霸曹林菁在介紹學習經驗時說,“我們學校在高三時有一項很棒的制度叫“休課”,有兩三天的時間停止所有教學進度,全天自習,給同學們進行反思、回顧、總結、答疑的機會。個人覺得效果很好,這其實不一定需要學校統一安排,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高考複習時間雖然緊迫,但必要的“暫停與思考”不可缺少。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 1 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 5 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跟高考學霸深入交流,會發現,他們經常會說“學習也沒什麼特別的方法,主要是把基礎知識掌握好,並吃透”。“掌握”這一步,相信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到,但“吃透”這一步,可能很多考生沒有真正做到。“吃透”要求考生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將知識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體系,而不是囫圇記憶、盲目學習。

高考複習切忌掉入“假勤奮”的陷阱,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

高考題目套路很多,而且套路很深,因此,雖然我們常說要避免“題海戰術”,但必要的刷題還是不能少的。你只有像神農嘗百草一樣,試遍各種套路,才能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去面對各種新瓶裝舊酒的套路。

這就要求考生們掌握正確的刷題“姿勢”。

1、保“質”保“量”,細作精選

刷題要有計劃性,質與量並重,制定好一天、一週、甚至一個月的題量。

在第一輪高考複習中,可以知識點為順序,針對性刷題練習。在做題過程中注意“過濾”,將做過多次的普通題或知識點篩選出來,重點攻克自己不熟悉,或有難度的題目或知識點。

2、刷題時注意知識點的提煉

刷題過程中,要多注意通過題目來抽取知識點,還原題目考查的適應點及所在知識體系,通過一個可用知識點,回憶與其能夠產生關聯的其他知識點。

3、錯題歸納,同類題訓練

很多考生都有整理錯題集的習慣,整理時,可把錯題按題型分類,並在整理好的錯題上標註其運用的知識點。之後,對易錯點進行重複練習,直到對這類題型的解題方式形成條件反射,對考查的知識點能靈活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