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的铁三角导师,认清奇葩最大意义居然是这个

我理解的奇葩不是奇怪,不是故作另类,是有自己观点,不随大流,跟别人不一样,活得有个性,也甘于承受白眼和嫉妒的一群人。

《奇葩说》的“马晓康”铁三角奇葩导师无疑都有这样的特质。

他们把对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经历或者听闻的事经过自己系统化理解,然后以简单通俗的大白话告诉大家。这一点,三人是共通的,没有刻意的说教。娱乐和理性均衡。

不管你喜欢还是排斥,这三人都是当今一代才子。

从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的铁三角导师,认清奇葩最大意义居然是这个

目前,就微博来看,可以看到三人的受关注程度。

马东214万粉丝,蔡康永3590万粉丝,高晓松4232万粉丝,碾压诸多流量明星。

知识储备甚多,兼收并蓄不拧巴,这是他们赢得受众群的法宝。

这三人,是活得透彻的。

将门虎子,这三人都是出自名门,家世显赫,也熏陶了从容大度的气魄,遇事不急不徐。

马东是个老司机,为什么胖子却身段柔软,就像他做凯迪拉克CT6汽车的广告答案是四个字:放手去做。狡黠聪明如他,面对社交媒体长袖善舞,花式广告渲染,难有人出其左右。他做的这档节目,风格化与情感共鸣,给在深处疲倦和沮丧中的人们一点笑声、能量和慰藉。

康永哥的《说话之道》畅销多年,不要越过人际关系的边界给人添麻烦,他善于娓娓道来,轻声细语却蕴含无穷力量。做奇葩导师我们看到了在《康熙来了》看不到的另外一面。

高晓松是最洒脱随性的一个,嬉笑怒骂都是极其放松姿态,从《晓说》的自如到《奇葩说》信手拈来,对他的松弛只有膜拜的份,自嘲自黑自拍反而增添了人气。拍自嘲自拍,转发二十万,掉粉一千四,赚了。

现代社会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也难如钩也难圆。人每天被各种情绪包围,各类情绪都有可能不期而至。这时,我们是需要成长建议的。

从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的铁三角导师,认清奇葩最大意义居然是这个

这三个导师的出现,留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人生面临的大多数选择,两个选项中并没有正确的哪一个,你只是在选择一个更趋向成熟的错误而已。对错的界限往往是混沌、模糊的,很多事并非越辩越明,有时候混沌反而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成功所有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生、机遇、经历、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这堂课,大学没有,人生必修。三为导师在说话这一件所谓小事上,呈现出了各自的风范、气质、个性,你可以不服他们的观点,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思考是满大街一样的思维,他们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抽丝剥茧,逻辑与幽默风趣交融,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生活并不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不管你学不学习,前不前进,你照样会变老,所以何不学习一下有趣的东西呢。这也促使很多人关注了《奇葩说》,更进一步认识了这三位导师。

接受自己有脆弱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变坚强。接受自己有黑暗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变阳光。

为啥他们三位爱往年轻人堆儿里扎,因为年轻人够狠,热爱生活不知疲倦,酒杯和身体一起落地,眩晕与酷炫共同交映,黎明一到,还能打了鸡血一样,洗把脸抖擞着上班,“大万花筒时代”,肯定会让更多年轻人付出,也收获各自的回报。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总有一天,这档节目会落幕,导师也会离席,但陪伴过很多平凡如我之人,感动过,哭过,笑过,尖叫过,抓狂过,这就值了。

从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的铁三角导师,认清奇葩最大意义居然是这个

从这三位导师身上,我们看到,跟自己较劲、深挖自己有时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只有打赢自己,才是真正的通关。

给自己的最大奖赏,就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意思,谁说不是呢?

你同意吗?欢迎和广州笛声交流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