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總結——對蝦養殖產量低之原因分析

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難度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低,總結起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1. 苗種質量差。

目前市場上南美白對蝦苗種的供應魚龍混雜,很大一部分親蝦都是“近親”繁殖,週而復始,苗種品質越來越差,病害也越來越多,導致抗病能力下降,誤投病苗導致產量大減現象時有發生。其次育苗場管理水平低,技術不過關,導致種苗品質有好有差,而養殖戶缺乏鑑別的能力。

2. 天氣惡劣

我們常說水產養殖靠天吃飯,今年天氣狀況不斷,連續的降雨,颱風,“姍姍”,“潭美”,“百里嘉”,“山竹”各種颱風不斷,無疑給養殖戶朋友一個重擊,天氣突變是南美白對蝦養殖中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養殖總結——對蝦養殖產量低之原因分析

3. 放養密度過大。

有些養殖戶,為了迫切的追求高產量,採取了多放苗的措施,加大放養密度,遠遠超過合理的放養密度,造成池塘密度過高,溶氧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4. 管理不當

苗,藥,料,質量不同價格不同,相對來說還是在一定可控範圍內的,但管理是花錢買不到的經驗,養殖中管理不當也是對蝦發病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養殖技術缺乏,調水,喂料,防病不規範,不知道預防,一發病就慌了神開始病急亂投醫,加劇病情惡化。

養殖總結——對蝦養殖產量低之原因分析

以上就是我認為養殖南美白對蝦產量低的幾個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因素,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這些原因做出操作和預防了。

1. 謹慎選苗

選苗是個技術活,苗種的好壞直接影響養殖成功率以及養殖產量,選擇經過相關檢測部門檢測合格的,整體體格整齊,活力好的,具體的苗種選擇建議我們在之前有專門的文章已經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關注V信公眾號“養蝦那些事”

2. 控制放養密度

根據當地水源、電力配備、池塘條件等具體的情況確定合適的放養密度,不能盲目的追求高產就加大放養密度,當地具體情況不允許就只會適得其反,例如一般土池放養密度在3萬到6萬一畝為比較適宜的放養密度。

3. 控制飼料投餵量

一般飼料要控制在1到1.5小時吃完為宜,養蝦很多問題都是水環境惡化引起的,撒下去的飼料蝦吃不完,在池塘中浸泡兩個小時以後蝦就很少會在食用這部分飼料了,進而留在池塘中時間久了發黴發臭,引起底部惡化,因此控制投餵量很重要,因及時觀察,以便下次投餵時做增減量處理,一般增減量應不超過10%,另外在幾個特殊時期要注意控料,例如轉肝期,集中脫殼期,出現大風暴雨等天氣突變時,以及水變時等。

養殖總結——對蝦養殖產量低之原因分析

4. 加強溶解氧的管理。溶解氧無疑是養殖南美白對蝦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溶解氧主要是靠水體水環境的穩定藻類以及增氧劑,增養製劑來獲得。溶解氧的實質就是藻類問題,注意平時的肥水,培養良好的藻相,同時配合增氧機的使用,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陰天白天不開,浮頭早開;大氣炎熱開機時間長,天氣涼爽開機時間短,半夜開機時間長,中午開機時間短,確保及時增氧。

5. 做好預防工作。養殖重在預防,南美白對蝦一旦發病就很難治療,即使治好了也是損失嚴重,因此做好平時的養護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出現少量的死亡,及時調水並找出致死原因,如果死亡量大,應及時止損,儘快出蝦減少相對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