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網2018專項行動」蜀黍告訴你如何防範金融詐騙常識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一、如何防範非法集資

一是高息“誘餌”不動心。每當遇上諸如此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千萬得悠著點兒,也不能因為看到別人發了財眼紅,進而跌入欺騙者設下的陷阱。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二是老闆“實力”不崇拜。不能為某些企業天花亂墜的自吹自擂所迷惑,按照相關規定,參與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國家並不保護。

三是“官方”背景不迷信。在非法集資活動中,政府官員的參與或者假借官員名義、編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蠱惑群眾。要切記:“官員”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員參與並不等於就是正規融資活動。

四是“合法”吸儲不大意。銀行、郵政工作人員的“合法”身份往往讓人深信不疑,極有可能給個別心術不正者假借代存、理財之名行騙的可乘之機。存款應該到銀行、郵政窗口,取得合法的存取憑證,而不要輕易交給個人。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五是熟人“熱心”不輕信。非法集資大多借助傳銷手段,由於多是親戚、朋友、熟人介紹、推銷,一方面,容易取得信任,另一方面,礙於面子也不便推辭,因此這種方式更容易在民間滲透,其危害面也更廣。因此面對熟人的好心和善意推銷,得多長個心眼兒。

六是違規吸儲不參與。面對非法集資,我們既要不信“非”,當受害者,更要不參與,做害人者。我們不但要自己遠離非法集資,而且要以一個公民的良心和責任,自覺抵制、積極舉報這一禍國殃民的非法行徑。

二、如何防範傳銷犯罪

傳銷慣用的手法

一是傳銷組織極力鼓吹“傳銷能使人迅速發財致富”。但加入者交納成百上千的“入門費”或高價購買毫無用處的商品後,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二是傳銷組織者擅長鬍吹亂侃,花言巧語,他們往往把傳銷說成是“加盟連鎖”、“網絡銷售”、“電子商務”等,不擇手段誘騙他人交錢入夥。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三是傳銷組織以上課、培訓、開會等名義,租用民宅對新加入者進行集中封閉強制“洗腦”,傳授種種騙人牟財方法。

四是傳銷組織者擅長利用親情、鄉情、同學情,把善良的人們騙往人地生疏的異地,騙其入夥。

稍有反抗,就採用恐嚇、威逼,控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迫其就範。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五是傳銷組織者為了擴大團隊,竭力逼迫參加者發展下線。極少數上線頭目從下線人員身上獲取大量血汗錢,絕大多數下線人員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傳銷幾大特點

一是組織嚴密、行動詭秘。

二殺熟。

三是編造暴富神話。

四是洗腦。

五是高額返利。

六是商品道具、價格虛。

三、P2P網絡借貸

P2P網絡借貸,通俗地講,就是老百姓經由網絡借貸平臺中介機構推介,將自有資金直接借給他人或企業使用的一種新型民間融資形式。

警方提醒:投資有風險,需高度警惕,切忌盲目投資,這些項目可能不靠譜。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一是面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的項目;

二是許以高回報率,或承諾保本保息的項目;

三是借款人、借款項目基本信息模糊的項目;

四是涉及國家明確限制放貸或不景氣的項目,或者涉及股票、眾籌等高風險投資項目;

五是未採取風險控制措施的項目,例如將資金託管到銀行等第三方機構;

六是向非實名制註冊用戶宣傳或推介的融資項目,或者P2P平臺通過線下實體場所推介的項目;

七是P2P平臺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資金的項目。

四、防範新型網絡傳銷

新型網絡傳銷是指近來傳銷組織開始利用移動社交平臺進行的“微傳銷”,與傳統傳銷相比,依託網絡的特性使得其發起靈活,傳播速度快,查處難度大,參與人員動輒數萬甚至上百萬人,參與總金額更加巨大,造成的社會影響難以估量。

提醒:針對近期一些傳銷組織採用所謂“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旅遊互助”等名義,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從事傳銷活動的現象,工商總局今年3月23日專門發佈新型傳銷活動風險預警,提示廣大群眾,只要具備“交入門費”“拉人頭”“組成層級團隊計酬”這三點,就可認定為涉嫌傳銷。

「净网2018专项行动」蜀黍告诉你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常识

廣大群眾要切實提高守法意識和風險意識,應理性選擇合法投資渠道,不要被所謂“快速致富”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