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相信大家最近对“药神”二字并不陌生,大部分人都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豆瓣9.0的评分、逾25亿的票房、资方股票的全线飘红、微博、朋友圈里的眼泪和好评,无不证明着《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我不是药神》剧照

备受诟病的天价药因为小人物的发声,舆论聚焦,最终推动政策法规的调整。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讲的很成功,因为这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现实:“天价”、“生命”、“贫穷”哪一个不沉重,哪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

这个世界的现实很真、血淋淋的真。而我,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个水泥人。像大多数平凡人,眼泪在影院落下,起身还要投入生活的长河里去。

作为一名水泥从业者,很自然把电影中的剧情和水泥行业的情况联想在一起。

近段时间,水泥行业“夏季错峰”的政策在很多地区执行,随着熟料日趋紧俏,很多粉磨站又不得不打起进口熟料的主意。

熟料对于粉磨站来说,就像格列宁对于癌症病人一样,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

格列宁的价格高昂,一个重要因素是药物本身的研发成本太高,研发企业理所当然的控制技术,其余企业根本无法生产,加之其是实实在在“救命药”,降低价格自然无从谈起。

这个逻辑在电影中并不被广大病友理解,不但堵门抗议,臭鸡蛋都扔上了。

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世界知名药企新药研发成本一览,诺华即电影中医药公司原型。

水泥粉磨站依赖熟料进行生产,熟料则依靠矿山开采获得。如果说格列宁价格的居高不下是因为技术垄断,产品本身附加价值大。那么备受国内粉磨站诟病的,则是国内熟料生产企业凭借控制矿山资源,利用集团间联合的结构性措施来控制熟料销售价格的做法。

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中,粉磨站不仅要被迫接受高价熟料,并且要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市场协同策略进行妥协,被迫从生产、销售、价格等各个环节同进退,否则就会面临“断药丢命”的风险。从这点来看,粉磨站似乎都得了“穷病”,很难治愈。

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市场经济环境下,讨公平不应是奢侈的事情

熟料供应困难,粉磨站无法正常生产,为满足生产需要,部分企业转而向越南购买进口熟料,这样做使得企业暂时得以维持生产。

可越南的全国水泥产量毕竟有限,而中国市场需求巨大,此举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购买进口熟料无法解决全国中小粉磨站需求,但这一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探讨研究。

水泥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非常有必要,但去产能的本意应该是淘汰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以规范行业竞争发展,实现全行业节能减排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错峰生产本是应对北方取暖燃煤高峰推进环保的良性举措,也被看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良方,而眼下的“错峰生产”已经和冬季采暖无关,停产导致的供应压力使得国内熟料价格飞涨,进口水泥才有了可乘之机。甚至于,原本因生产技术落后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部分企业,因为水泥涨价反而起死回生。

近期还有呼声,就是频繁停产导致水泥工人收入下降,越南水泥同仁反而受益。国内市场在帮越南“去产能”。

水泥行业生了病!“药神”何在?

最近引起业内讨论的,还有黑龙江水泥价格塌方事件。黑龙江省内已经成立了两个“联合水泥公司”,加上内蒙古、辽宁、吉林成立的“联合水泥公司”,在几个大型水泥集团的顶层设计下,本想通过整体联合的方式抬高价格,应该获利得顺风顺水,但万万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价格推高后反倒让辽宁部分水泥企业暗度陈仓。低价印度仿制药进入国内是违法行为,因为法律要保护研发者的知识产权。国内呼声认为成立联合公司的做法不是一项专利,更谈不上巨额的开发成本,辽宁水泥进入黑龙江,更像是纯粹的市场行为。

去产能、错峰生产、区域联合、取消32.5...,这都是近年水泥行业的热词,也是化解水泥行业矛盾现状的一剂良药,但良药还需对症下,是否真的药到病除了,恐怕最终只有经过市场检验才会知道。

电影中,“格列宁”被纳入医保,“药神”了却心愿。现实中,水泥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