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另類吃法

從小到大,我都喜歡吃魚,吃魚,對我來說是件極幸福的事。畢業後選擇到欽州工作,除了一直嚮往大海之外,可以吃上豐富多樣的魚類,是欽州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之一。魚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清蒸、乾燒、紅燜、砂鍋魚煲等等,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吃法要數魚生。魚生是著名的漢族傳統佳餚,而提到咱們廣西的魚生,不得不提一提橫縣魚生。魚生是橫縣一張知名的名片,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橫縣魚生之所以出名,與其做法工藝之獨特、選料配料之精細有著密切的關係。橫縣魚生製作精巧,令人叫絕。盈尺之魚,出水欲飛。去鱗、脫皮、起骨,遊刃有餘,一氣呵成。魚生配料,五光十色,美輪美奐。姜、蔥、蒜、木瓜絲、蘿蔔絲、檸檬絲,絲絲入扣,一絲不苟。

在參加工作之前,關於魚生,我只聞其名,未嘗其鮮,沒有吃過一次魚生。來欽工作,在我租住的城西沿水路有一家橫縣魚生餐館,這是一家只做魚生生意的餐館,通過對這間餐館的觀察,我才發現原來欽州人這麼熱衷於吃魚生。餐館的生意很火,一到飯點,店內便是座無虛席,每次路過,我都對魚生的味道充滿好奇。

同事中有幾個喜歡吃魚生,他們知道我從來沒吃過魚生,便在一個週末帶我到橫縣魚生館吃魚生,算是為我接風洗塵。同事跟店老闆很熟,同事跟老闆打過招呼,我就可以到後廚觀摩餐館師傅製作魚生的全過程。

頭回觀看魚生的製作,我對此充滿好奇。只見師傅從水箱裡撈起一條魚,用毛巾裹住,在魚尾切個口子,便直接丟到一旁的冰水盆中,稍等片刻再拿出來,魚已經乖乖的躺在案板上一動不動。師傅告訴我,這樣不僅可以為切片提供便利,還可以在魚死之前封存魚肉的鮮甜。接下來去鱗去內臟去皮,一氣呵成,師傅的手法十分乾練。師傅說,從這時起,魚便不能再沾水,如果有殘留的血汙就用毛巾擦乾淨。說罷,用刀刃沿脊背劃開,將一側的魚肉(大側肌)剔下,撕去腹內隔膜,用毛巾擦淨並吸乾水分,放在另一張案板上待用,再將剩餘的一半斬頭去尾,做同樣的處理,兩片大側肌便乾淨利落的取好了。

接下來是起骨,師傅邊做邊向我講解,庖丁解牛靠的是對牛體內骨骼經絡的瞭解,給魚去骨也是如此。做魚生給魚去骨先去脊柱和肋骨,再去背鰭骨和背脊軟骨,最後去肌間骨。

魚骨去除,然後是切片。只見師傅唰哧唰哧的連刀切肉,幾秒鐘就切出一小堆,隨即鋪在竹篾上通風晾乾,然後埋頭繼續切。擺完一片竹篾後,在上面放上幾片魚皮和切下來的魚鰭,一份魚生就製作完成了。

這回我算是開了眼界,從殺魚到擺放,一條四五斤的大魚,短短几分鐘之內就變成了幾份魚生,真是精彩。

魚生製作完成,接下來就是吃了,店主告訴我們,魚生的靈魂不在魚,在調味。

魚的另類吃法

橫縣人吃東西本就講究調味,橫縣魚生的調味自然不在話下。在魚生切好之前,一盤配料、一碗油碟便已經備好了。

配料有蒜片、香菜、芹菜段、洋蔥絲、蘿蔔絲、薑絲、檸檬絲、辣椒圈、花生、薄荷葉、楊桃片等等不下10種。店主說,蘿蔔絲和洋蔥是吃魚生必加不可的,其餘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添加。

油碟裡放了南薑末、蒜頭朥和花生碎等,聞起來香氣濃郁而複雜。

橫縣魚生的正確吃法,是先在小碗中放入喜歡的配料,然後夾一筷子魚生,最後攪拌一下一口吃進嘴裡。

一邊撈一邊細細品味,薄薄的魚生帶著一點韌勁兒,各種配料散發著各自獨有的味道,口感極為豐富,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幾片魚皮更是驚喜,嚼起來又鮮又脆,咯吱作響。我被魚生的美味完全迷住,從此便愛上了這道美食。

人以食為天,我國的飲食文化淵遠流長,魚生的飲食文化可追塑至幾千年前。據清代乾隆年間《橫州志》記載,最先吃魚生的是幾千年前生活在鬱江兩岸的橫縣先民——蜑人。有一個出神入化的民間傳說,相傳晉元帝時,逸士董京赴橫州,隱居登高嶺。一日,董京攜蜑人兄妹泛舟賞月,忽見仙人乘槎而來。董京請客,仙人稱不飲熟食,不辭而別。蜑人兄妹進山尋究,在山洞偶遇仙人,仙人以玉液瓊漿和生魚片款待。後來,兄妹倆按仙人指點如法炮製。從此,橫縣魚生名聲大振,流傳至今。

魚的另類吃法

不但現代人喜歡吃魚生,古人對魚生也是情有獨鍾。

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嗜食魚生,為此,他還在家中供養了一位女斫膾(即整魚生)高手。他的《設膾示坐客》詩云:“我家少婦磨寶刀,破鱗奮鰭如欲飛,蕭蕭雲葉落盤面,粟粟霜卜為縷衣”。寫魚生製作工藝及色香味形之精妙,令人稱絕。

明代進士周孟中於弘治元年(1488年)出任廣西提學副史。他的一首七律《登春野亭》生動描述了橫縣魚生深源的文化淵源和歷史背景:“觀風五管已多年,每至南寧眼豁然,綠樹萬家依近郊,桑麻十里接平川,匙翻玉粒長腰米,鯰切銀絲縮頓鯿,景物於斯亦佳處,甲科何患少登賢。”據稱,從此,把魚生稱為“橫切”,也是周大官人的一大發明。

橫縣魚生本是古代橫縣鬱江上打魚為生的漁民應付生活的無奈之舉。沒有油鹽醬醋,只能生吞活剝。未曾料到,這種飽含漁民辛酸的“草根”吃法,經過世事滄桑,逐漸演化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傳統名菜。2013年南寧市政府將“橫縣魚生”列為第二批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欽州生活工作近20年,深知欽州人對魚生也是情有獨鍾,家庭聚餐或朋友聚會時,人們都喜歡做幾斤魚生,讓喜歡吃魚生的朋友能吃到心愛的美食。魚生好吃,製作起來卻複雜,一些生意人從中便看到了商機。這些年來,農貿市場的鮮魚攤檔做起了魚生的生意,想吃魚生的朋友,只需買魚買料,攤主便免費提供製作魚生的服務。市場中推出製作魚生服務的鮮魚攤,生意特別好,魚的銷售是其他攤檔的好幾倍。

然而,慢慢地大家發現,農貿市場的衛生狀況堪憂,製作出來的魚生令人難以放心。於是,又誕生了專門做魚生提供外賣的商家,我的朋友輝姐,原來一直是在市場上經營鮮魚攤,在賣魚的過程中,常會有顧客諮詢做魚生服務,因為市場上的衛生狀況不好,輝姐一一拒絕了顧人的要求。後來,問的人多了,輝姐便萌生了專門做魚生外賣的念頭。她跟家人商量,讓愛人守著魚攤,她則按規定申請裝修了一間專門做魚生的門店,專職做起了魚生。想吃魚生的朋友只需提前半個小時預訂,輝姐就會按顧客的要求做好魚生,並且送貨上門。輝姐把鮮魚攤和魚生店完美結合在一起,做出的魚生新鮮味美又衛生,深受大家的歡迎。早些日子,我到輝姐的魚生店裡拍了一組照片發朋友圈,一下子就吸引來了10多份訂單。

跟輝姐聊魚生,總能收穫許多關於吃魚生的知識。比如說,輝姐教我,吃魚生一定要選好魚的品種:花魚(烏鱧)、青竹魚、桂花魚(鱖魚)、草魚、鯉魚、鯪魚等都可加工魚生,唯以肥厚肉甜脆少刺的野生花魚(烏鱧)為最好,青竹魚次之——以上為淡水魚類,如是半淡半鹹魚類做魚生最好的為三文魚(鮭魚),如是鹹水魚類做魚生最好的為藍鰭金槍魚(鮪魚)。另有一種說法就是——最好吃的魚生不論鹹水淡水和半鹹半淡的就是河魨了,特別是每年春天繁殖期間的,有古詩為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魨欲上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