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項項變革爲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生態」

近年來,沙河口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要求,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總基調,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部署,搶抓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機遇,整合要素資源、創新工作舉措、發揮區域優勢,以“激情創業沙河口”為引領,打造了具有沙河口區特色的“服務+培訓+孵化”創新創業體系,實現了對創新創業各個環節全方位立體化的全覆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開展,形成了全社會創新創業良好生態環境。

沙河口區多措並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整合要素資源搭建市場化專業服務平臺,為創新創業實體提供了便捷便利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和市場化的科技、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並組織了“進百企、助萬企”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為企業解難題謀發展,打造了貫穿創新創業全過程、無縫隙的服務模式,顯著增強了服務雙創實體的力度。

多措並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行政審批制度。制定實施《沙河口區“放管服”實施意見》,推進窗口服務“五化”建設,實行行政審批集中辦理,逐個部門逐條事項進行梳理,基本實現“一口受理、全區通辦,充分授權、應進必進”,5個部門6個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實行“容缺受理”。

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

在全市推廣創新舉措方便企業辦事。在行政服務大廳建立“幫辦”制度,手把手指導企業辦事。創新證照聯辦工作模式,針對創新創業企業最常用的核名、註冊、許可實行“一窗受理”,不用再重複遞材料,讓辦事人員“少跑路”,建設96685微信公共服務平臺,19項審批事項可實現在線預約,叫響“最多跑一次”和“不見面”審批,行政大廳實行雙休日無差別服務和錯時、延時工作制,服務舉措更加親民便利。服務網點向街道、社區和企業聚集區延伸。122項事項可在街道直接辦理;整合在社區辦理的單項行政類崗位為“全崗通”崗位;採取“9+N”方式,在商業聚集區、高校、重點樓宇等場所設立“雙創管家”服務站,企業註冊可以不跑服務大廳,就近辦理。建立主動服務工作機制。紮實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和糾“四風”九項專項整治行動,對“辦事難”27條39項內容和糾“四風”九項專項整治84條170項舉措,全面建立問題清單和工作臺賬,推動工作落實。紮實推進“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深入開展“進百企、助萬企”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目前全區幹部共有124人參與其中,共走訪轄區企業2053家(次),同184家企業開展了座談活動,同116家企業員工參加一次生產經營活動,同54家企業拜訪一次客戶,同76家企業一起到行政部門辦一件事, 協調解決各類問題518個。

整合要素資源搭建市場化服務平臺

搭建“科技產業服務聯盟”,形成集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維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政策解讀、公益培訓等多項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服務平臺,匯聚了專業服務企業近60家,打造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線上推介平臺,推動7所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向區內轉移轉化。搭建“金融服務聯盟”,吸納43家金融機構,匯聚了89種金融產品,幫助企業設計融資解決方案,舉辦銀企對接會等活動。搭建法律服務平臺,發揮O2O法律平臺作用,匯聚線上線下法律資源為企業提供服務,舉辦了“助萬企”法律風險防範高峰論壇,深入指導解讀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法律問題。搭建閒置樓宇對接平臺,整合全區閒置樓宇資源68萬平,為重點樓宇、園區招商提供“一條龍”跟蹤服務,上半年盤活閒置樓宇5萬餘平,幫助大連萬科養老、中石油海運等68個項目和企業落戶沙河口區。搭建“創業診所”,定期邀請各領域專家“坐診”,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項目輔導、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方面專業診斷,並結合企業需求,全方位提供後續精準對接。

記者楊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