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跨界&斜槓

近兩年,大街小巷颳起了跨界風。

女明星成了模特+服裝設計師《女神的新衣》。

演員成了歌手《跨界歌王》、 廚師《星廚駕到》、舞者《舞林爭霸》……

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漸漸地,這股風尚也影響到了我們身邊的人,彷彿人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標籤。程序員也是作家、公司的行政成了主播,音樂老師變身瑜伽教練……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代號——斜槓青年

信息時代催生的知識焦慮

1973年,美國社會學家貝爾出版了《後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書。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區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三大階段。

在前工業社會里,勞動力主要從事農、林、牧、漁、礦在內的採集作業。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的社會,技術化、合理化得到了推進。後工業社會是以服務為基礎的社會,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體力或能源,而是信息。我們目前所處的,正是信息時代。

在信息時代,信息量呈幾何級增長,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生活、工作、甚至未來。人類的思維能力卻沒達到對其接受自如的程度,這種不平衡引發了焦慮,信息爆炸又使得這樣的焦慮成倍增加。

這種焦慮的背後,實則是人們對知識增長的渴望。然而,當在你還在為知識焦慮的時候,已經有人打破了這種焦慮,擁有了你羨慕的斜槓人生。

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不打卡斜槓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斜槓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這個概念出自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她在書中提到,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他們開始通過多重職業來體驗更自由和豐富的生活。這些人的自我介紹會用斜槓來區分職業,於是斜槓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國內第一個被我們熟知的斜槓青年,應該就是Susankuang。

作為“斜槓青年”引入中國第一人,她有著長到令人驚歎的斜槓身份——自媒體人/爵士舞老師/CrossFit一級教練/作家/個人畫展/雜誌創辦者……

在美國,2016年自由職業者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300萬人。希拉里在演講時說,美國自由職業者佔職場數量的三分之一,並有望在2020年達到二分之一。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職場中,員工可能大部分都成為自由職業者,而非受僱於單一組織。他們可以被多家企業所僱傭,甚至可能在一家大公司做技術的同時,也在為多家小公司做產品、做運營、做行政、做HR等。越來越多的人,將擁有自己的不打卡斜槓人生。

知識變現,讓斜槓不再遙不可及

隨著知識付費平臺進入爆發時期,斜槓青年人群不斷壯大。


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數據來源:iiMedia Research

具備專業知識及認知盈餘的人,可以在平臺上將知識、能力、經驗進行分享,轉換成實際收益,實現更大價值,成為新一批的斜槓人群。

而希望學習到更多技能的人,也可以打破以往時間與空間的壁壘,更加便捷的獲取知識。

斜槓人生——認識你的第N種可能。

你羨慕的不打卡人生,斜槓青年早已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