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歷代脈學考究

中醫歷代脈學考究

本文選摘自黎伯槩《醫海文瀾》“歷代脈學異同考略”一文中主要內容。該文對歷代脈學異同進行了探討,並指出歷代醫家脈學的特點。

1岐黃之學

有三法:一者分全體為三部九候,驗獨大與獨小,相失與相調。二者取兩手寸口,以驗髒氣,喉邊人迎以驗腑氣。三者獨取寸口,以驗全體臟腑之氣。

2越人之學

《素問》診脈分三部,即頭、手、足,九候即三部各有天地人,三三為九。

《難經》則三部九候統診於寸口,分寸口之寸關尺三部,分三部之浮中沉為九候。

3仲景之學

其診脈,單寸口,或兼趺陽,或兼少陽、少陽各部,對脈象的解釋與《內》《難》皆不同。

單寸口者,取《難經》法,三部同等,統言寸口,三部不等,則分寸口、關上、尺中。

兼趺陽者,取《內經》中部診法,寸口候髒,人迎候腑,趺陽為胃脈。少陽脈、少陰脈則少見,散見書中。

4晉代之學

王叔和 《脈經》採《內》《難》仲景之說而剪裁之,並時出己見,如神門命門在關後,人迎氣口在關前(古診法中人迎為頸動脈,氣口即寸口脈),辨諸脈形狀於指下,分配臟腑於左右寸口。其分配之法與《素問》多有不同,為後人所從,也為後人詬病。

皇甫謐 《甲乙經》所載脈學皆襲《素問》《針經》《明堂》,而無自作,故世稱黃帝《甲乙經》。

5南北朝之學

南齊褚澄 《褚氏遺書》將女人心肺診於尺,倒裝五臟。

隋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本於《內經》。

6唐代之學

孫思邈 《千金方》純取寸關尺,蓋叔和以來已從《難經》獨取寸口之說。主病脈象,生死脈法,尚為詳備。

7五代之學

高陽生 《脈訣》一書假託王叔和之名而撰。其亦同褚氏將女人脈法倒裝,立七表八里九道名目。因其書易讀,盛行一時。但被後世戴啟宗輩力詆之,認為脈學之壞由此而起。

8宋代之學

朱肱 《活人書》引《中藏經》,用寸關尺,列五色脈病,脈內外證訣,臟腑虛實寒熱生死逆從,多主五行生剋。

而本書則專發揮仲景之學,首一卷論切脈,專為傷寒而設,且先之以人迎氣口,謂天地要會終始之門戶,另襲高陽生七表八里之說。

崔紫虛 《四言脈訣》是先引《千金方》“脈法贊”,後則加入自創脈訣。其診法以浮沉遲數為四綱,以其易誦,後世醫家多載之。

儲泳 《祛疑說》贊《脈訣》臟腑部位,女子脈背看二事。

陳無擇 《三因方》採集《脈經》諸說,而略仲景之學。如論浮脈主病二十六,而仲景“浮則為虛”之文剛略去,弦脈主病十五,而仲景“弦則衛氣不行”之文則略之。

王貺 《全生指迷方》有《脈論》《辨脈法》明白曉暢,並論脈與病相應不相應之故,剖析其理,可謂診家樞要。

龐安常謂 《脈訣》鄙俚,著《論脈》窮究《內》《難》之脈法,謂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氣口,二脈相應,然後知尺寸陰陽關格之所起。

9金代之學

劉完素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有“原脈”一篇,不單論主病之脈,又雜引道、儒二家之說,又謂脈有五常,仁義禮智信,逐條詮解,發前人未發,名雖異而理純正。

10元代之學

李東垣 《內外傷辨惑論》“辨脈”一段,將人迎氣口分屬左右兩寸口,是後世叔和法,非《內經》之人迎氣口,卻引《內經》之語,實在有誤。又曰外感見左大,內傷見右大,以左右二脈大小驗內外。

王好古 《此事難知》亦左手診外感右手診內傷,謂仲景言外感,《難經》《脈經》言雜病,外感以弦為陰,雜病以弦為陽。

陶九成 《輟耕錄》“論脈篇”推重《脈訣》。

朱震亨 《丹溪心法》《格致餘論》論脈,本前人男子寸盛女子尺盛之說,解之曰“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謂弦堅之脈為脈無水不軟之意,最難調治。

澀脈有虛實寒熱,憂鬱怒氣,老痰凝血,所因不同最難體認。

敗散殘賊之脈,又以弦為首,澀為中。脈大病進,為陰虛陽乘,當從虛治;加得之外傷,為邪客於經脈,當作邪治。

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言十怪脈。

滑壽 《診家樞要》語簡而要,尤以論持脈諸法數條為最,如凡診脈要先識時脈、胃脈與臟腑平脈,然後及於病脈。

齊德之 《外科精義》載脈證名狀二十六種,三部脈證所主證候雜病甚悉,皆宗古法。

戴啟宗 《脈訣刊誤》考證《脈訣》舊文,為之辨正,一一核實《脈訣》之誤。

11明代之學

李時珍 《瀕湖脈學》列二十七脈,編為體狀相類主病諸詩,載《脈訣》亦有刪改,並辨高陽生七表八里九道之非,男女反看之謬。其分配臟腑之法,大腸診於右尺,小腸診於左尺,與叔和異。

李中梓 《診家正眼》、《醫宗必讀》其兩手分配臟腑從於《內經》與滑壽,以左尺兼診小腸膀胱,右尺兼診大腸,與叔和異。

三焦統司一身,分診於左右寸關尺,心包絡診於左寸,命門無經絡,不診於右尺。

又謂人迎氣口在左右兩手分之,又謂在右手一部分之,肺在寸為人迎,脾在關為氣口。

李梴 《醫學入門》謂上古診法有三:一為三部候各髒,二為氣口人迎決內外因,三為獨取寸口,以內外分臟腑,以高下定形身。

而其據王叔和、孫思邈、李東垣等說,將左關上為人迎,右關上為氣口,卻以上古診法名之,未免失考。

故書中有自亂者,如曰經言人迎亦胃脈候飲食又曰人迎候外感,如此等等,是自取其亂。

李瀠 《身經通考》謂上古診法精詳,故取十二經,後世診法簡約,故獨取寸口。並曰女子取太沖尤不可行,並論從證不從脈。

徐春圃 《古今醫統》“脈訣辯妄”,詳論《脈訣》之誤。兩手脈候部位與李中梓同,言古人診法有三,詳明於李梴,而本龐安常之論。

辨人迎為頸動脈,本其師汪心谷質疑之論,辨神門命門人迎皆各有經,不能牽合於氣口,蓋力崇《內經》,將叔和以下之謬說一掃而盡,不留餘地。其診法分統候屬候,亦為創例。

張錫三 《醫學準繩六要》從《難》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之說,不從叔和法,謂只可從寸口候他髒之氣,非他髒經絡在此,僅左人迎右氣口襲叔和之說。又詳載婦人胎產脈、反關脈。又言平人素虛脈為無病。此前人未言者。

陶節菴 《傷寒六書》專論傷寒,言脈亦以傷寒為界,謂邪由淺入深,先自皮膚肌肉,次入腸胃筋骨,以浮中沉三脈候之,似乎無所遁其情矣。

又謂傷寒至沉脈方分陰陽。又所辨伏脈二因,一為寒邪不得發越,便為隱伏,當攻之;一為六七日別無刑剋證候,或昏沉冒昧,六脈俱靜,或至無脈,此正欲作汗,勿攻之。

章潢 《圖書編》論平人脈象之常象,如長人脈長,短人脈短,性緊脈緊,性緩脈緩,室女尼姑脈濡,嬰兒稚子脈急,在一歲中,一月屬肝,十月屬膀胱,一日中子時注膽,亥時注三焦。寸口臟腑分配取於《內經》,左診外感右診內傷本於東垣,“總論”中襲完素語。

喻嘉言 《醫門法律》崇《內經》臟腑分配之法,駁叔和脈法,又發揮《難》“脈不滿五十而動一止”之語。

張介賓 《景嶽全書》論當以《內經》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伍死生之說,曰“一脈主病數十,苟不兼之望聞問,將斷其為何病?”其臟腑分配亦崇《內經》駁叔和,並辨氣口為寸口,人迎為頸動脈,駁諸家謬論。

陳士鐸 《辨證錄》謂《脈訣》言愈多旨愈晦,不必紛擾於七表八里之說,曰脈不出浮沉遲數大小虛實滑澀十法,死脈不過魚蝦、禽獸、彈石、劈索、水流之異。卻謂《靈樞》脈象不可為法。

盧之頤 極崇古,其《學古診則》純在《內經》仲景之學,以形體、至數、往來、舉按、部位為綱,統轄《內》《難》仲景一切脈象。又論指法、看脈,尤為精切,發前人所未發。

明人脈學多好崇古,夫崇古則無庸創新,創新則不能合古,自岐黃以來,所創新者,王叔和之分配臟腑部位,左人迎右氣口,神門兩在關後,褚澄之男女倒診,高陽生之七表八里九道而已,盛行於宋金元,至明代屢受攻擊,其說已不能自立,則脈學復古可知。而不然,彭用光載入之“太素脈”亦於此時出世。

彭用光 《體仁彙編》載“太素脈”之由來,曰太素脈能之人貴賤,流年禍福,事情休咎,流於民間已久,自彭用光始錄。

自“太素”發見,醫家多所駁斥,然亦不能盡斥,如張錫三、張景嶽皆駁斥甚力,然有采太素脈之語,張錫三謂“貴人脈清虛,富人脈沉實,綿長多壽,燥急多夭,艱澀主貧,濁滯主賤,女尺滑實有力則多育,澀弱或偏肥偏瘦,則難有嗣,乃屢驗者。”

張景嶽又採吳昆論“太素”可採之句:“脈形圓淨,至數分明,謂之清。脈形散澀,至數模糊,謂之濁。質清脈清,富貴多壽。質濁脈濁,貧賤而所憂。”

景嶽又謂:“人秉天地之氣生,不能無清濁純駁之殊,稟之清者血氣清,吾診乎此,但知其主富貴而已,稟之濁者氣血濁,吾診乎此,但知其主貧賤而已。”

12清代之學

張璐 《診宗三昧》,評述諸家脈理,並曰“得心應手之妙,如風中鳥跡,水上月痕,苟非智慧辨才烏能測其微於一毫端上哉?”

張志聰 《侶山堂類辨》,右高陽生而左王叔和,並引據為高陽生者翻案。

高世栻 《醫學真傳》,其從師於張志聰,從《脈訣》與其師同,而其又從禇澄之說,與其師大相反對。

黃元御 《靈素微蘊》《金匱懸解》於四診九候之法言之頗詳,並訶詆歷代名醫之誤,獨高陽生大腸候於右寸,小腸候於左寸之說未嘗非之。

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以為病名有萬,而脈象不過數十種,一脈可主數十症,一病可見數十脈,以為無憑,而又確有憑,而究亦不盡可憑,總以參合四診,乃為有得。

其論岐黃仲景之治病法,愈密愈疏,而漢以後之說使後世有所考見,論頗持平。獨“太素脈”到底詰駁。

柯琴 以仲景名陰名陽之十種脈,謂陰陽兩分,自成對峙,陰陽配偶,惟見五端: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不得概以脈象視之。又論脈有對看、正看、反看、平看、側看、微底看六法。

高鼓峰 《醫家心法》辨脈證從逆,又旁涉象數之學。

陳修園 《時方妙用》融通《內經》、叔和、瀕湖、景嶽之說,改浮沉遲數四綱以浮沉遲數虛實實緩大八脈為主,而以兼見之脈附之,力破崔紫虛之藩籬者。

費伯雄 《四言脈法》比紫虛舊作為略,然多心得之學,如“平時講求精切,閱歷既多,指下之妙,得之於心,不能宣之於口,即如六陽脈偏於浮大,其沉候即在常脈之中候,不得謂之沉候全無也。六陰脈偏於沉細,其浮候即在常脈之中候,不得謂浮候全無也。”

羅定昌 《臟腑圖說》援引卦方位以談醫,謂三焦屬申,心包絡屬巳,必分配於兩寸。

唐宗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其六腑分配之法兼取上下分屬與臟腑同候二義,謂大腸宜配右尺,亦有時診於右寸,以髒腔一家故也。

小腸從心配在左寸,亦可配於左尺,以上下相從故也,與陳修園之說相似,可互證。

並採西醫之說,乃分氣管血管,兩樣診法,謂遲數是脈管事,中屬血,浮沉是脈管外事,屬氣。然唐氏固所謂有志之士,步王勳臣之後,欲溝通中西,倡首於舉國所不為之際,獨自講求。

餘如諸家之零辭碎義,繁雜不能悉載。統而觀之,漢以前脈學,為發明岐黃玄奧時代;西晉以至金元,為王叔和、高陽生等學說盛行時代;明代為攻擊王叔和、高陽生等以復古義時代;清朝為翻明人學說,調停兩可,又漸趨於西學,有待於折衷時代。斯實數千年來之遷變,考脈學者不可不知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