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把強國祕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大清亡了”是溥儀對有清一朝最後的總結,但是據史學家們的研究,清朝走向衰亡的開始並不是從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開始,根本上還是乾隆的錯。為什麼這麼說呢,經過研究後發現,清朝從乾隆初期的一片強盛,到乾隆末期逐漸顯示出了許多隱患,乾隆晚年就有許多匪寇在各個地方開始活動了。更別說加強閉關鎖國給中國發展帶來的挫傷了;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為什麼會這樣,在我看來,其實很簡單就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到了明清時期為了抵抗倭寇及來自海上的他國勢力威脅,實行了海禁政策,然而卻因此忽略了世界大變革已經悄然而至。在明清海禁時期,西方各國開始了瘋狂的發展,瓦特改良蒸汽機,電磁感應的發現,生物學物理學等進步。政治上,資本主義革命一場接著一場,封建社會已經成為逐漸消失殆盡的主題。在華盛頓已經引導美國完成了獨立的時候,乾隆還在下江南。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其實乾隆的錯,錯在他沒有學習他父親的處政方式。作為一位君王,他過得太過無憂了。雍正在位十三年將康熙時期的800萬兩庫銀的國庫提升到6000萬兩,但是乾隆後期在原有基礎上的8000餘萬兩敗到了2000萬,20年敗光6000萬兩,並且在退位期間還大興土木,大肆揮霍。以致於嘉慶等後代皇帝,只能縫縫補補又三年,勒緊褲腰帶裝孫子。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雍正不是沒有給乾隆留下警告。甚至在朝議殿正大光明匾的前面還有雍正留下的衣服對聯“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由春秋”,這一句話是雍正對自己的鞭策,也是他留給乾隆的治國秘籍。可惜的是,乾隆也許迫不及待的改革他父親的政治生態,而從來不去思忖,雍正為了這句話付出了多少努力。在雍正看來他的所做作為只要問心無愧,至於別人的評價好與壞他都無所謂,相信歷史必然會給他一個最終的定語。是的,到現在,很多人都佩服雍正作為一位君王的勤勉。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在我看來,乾隆自小養在康熙身邊,他的處政方式和性格特徵也像極了他的皇祖父康熙,後宮一茬又一茬的妃子,兒子生了一批又一批(雖然大部分都夭折了)。過分的看重自己的名譽,其實一朝輝煌都是雍正給他留下的太平盛世,晚年給自己封了十全老人,大興文字獄,不許別人說他不好。以至於樂極生悲,盛極必衰。在那樣的大環境下,乾隆走錯一步,決定了清王朝走小坡路的必然。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大清必然是亡了,亡在不思進取,亡在迂腐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所以有了中國近代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值得慶幸的是有清一朝到底還是亡了。總要有一些歷史的必然,推動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我們正在這樣的歷史必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須彌山通史,須彌山小史官必將為您宵衣旰食,筆耕不輟。期待您的評論回覆哦。

雍正把強國秘籍寫下來,但是乾隆偏偏不信,怪不得大清會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