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2怎样,为何最终惨遭抛弃?看看这些关键特征,还是落后了

米格1.42怎样,为何最终惨遭抛弃?看看这些关键特征,还是落后了

在获悉美国先进战斗机计划开始之后,苏联也针对性的开始了自己的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米格被批准参与了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术战斗机计划,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工作和吹风,确定了下一代飞机的基本外形,但在随后的研发工作中遭到了苏联解体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从一家政府机构变成了一家公司,资金问题导致项目延期,直到2000年才首次飞上天空,随后便直接淡出了视线。

米格1.42怎样,为何最终惨遭抛弃?看看这些关键特征,还是落后了

米格1.42采用近距离耦合鸭式布局,看上去颇像是歼10的双发双垂尾版本,大型鸭翼在座舱的后下方,前缘有个豁口。其动力来自于两台推力巨大的AL-41发动机,期望可以达到2.6马赫的极速,并计划在生产型上装配矢量喷管。虽然俄罗斯声称该机在隐身性能上媲美F22,但这显然是在吹牛,该机从外形上来看没有多少隐形特征,各国对该机估测的雷达反射面积在2-5平米之间,和一架轻型三代机差不多。原本计划为米格1.42设计机腹弹仓,但从照片上来看机腹并无舱门,反而有类似半埋式挂架的凹陷,看来弹舱亦被取消。综合来看,该机的侧重点是将机动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以试图在近距格斗中击败对手。

米格1.42怎样,为何最终惨遭抛弃?看看这些关键特征,还是落后了

随着2002年T50项目的开始,米格1.42项目就已经失败了,其实它被放弃也在意料之中。它从设计上讲就已经落后了,苏联低估了隐形的作用,模拟对抗的结果表明,隐形机对上一代战斗机构成碾压式的战术优势,俄罗斯落后的航电技术更是放大了这一弱点。与其硬着头皮继续研发一款还未成型就已经落后的装备,还是推倒重来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