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有什么机枪?主要有三种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有什么机枪?主要有三种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种新式武器施展的舞台,其中机枪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不论是代表同盟国的德军还是代表协约国的英法军队,都逐渐装备了大量的机枪。那些实力较弱的国家也很重视制造和使用机枪,被戏称为“布娃娃帝国主义”的奥匈帝国也不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有什么机枪?主要有三种机枪

奥匈帝国虽然实力虚弱,但是他们还是有着规模宏大的军事工业,能够生产大量的机枪。一战奥匈军队使用的3种机枪,都是由著名的斯柯达公司设计制造的。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被称作“施瓦茨劳斯”的M.07机枪了,许多是改进过的M.07/12机枪。“施瓦茨劳斯”机枪设计完成于1905年,之后大批量列装奥匈帝国军队。施瓦茨劳斯机枪有好几种配对的弹药,比如和奥匈步枪匹配的8x50mm曼利夏子弹、毛瑟7.92mm子弹,还有6.5、7.62等多种口径,由此可见奥匈帝国的军事工业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包括枪架,整个机枪重41.4千克,在山地使用不太方便。普通的M.07/12型的机枪射速为400-580发每分钟,之后的改进型MG-16A是600-880发每分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有什么机枪?主要有三种机枪

斯柯达M1893型机枪设计得比较早,因此跟施瓦茨劳斯机枪相比显得很老旧。这种机枪比前不久出现的马克沁机枪成本要低一些,不过射速只有可怜的180-250发每分钟,很快就被别的产品替换。该枪使用8mm子弹,在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时候使用过,一战后奥匈资源紧张,又把这些老古董拿出来使用。M1909型是和施瓦茨劳斯同时期研发的机枪,射速每分钟425发每分钟,之后又有其他改进的型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