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的女兒

大家好,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不定期為粉絲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靜篤君按:婚姻是把枷鎖,也是一座圍城。

文藝復興的十六世紀是歐洲珠寶加工工藝的黃金時代。按照那個時代的習俗,新郎要為新娘準備婚禮所需佩戴的全套珠寶首飾,以襯托新娘的美貌,並彰顯家族的財富。新娘的嫁妝裡當然也包含珠寶首飾,一些貴族家庭的女兒甚至在兒時就已擁有自己的“嫁妝賬戶”。由於新娘家庭對嫁妝的重視,富有家庭出身的新娘往往會為新郎家帶來鉅額財富——這些嫁妝是專屬於新郎的;屬於新娘本人的只有她帶入婆家的珍貴服飾和珠寶。在訂婚時,男方還會得到未婚妻的肖像,肖像上的她們往往佩戴著自己的嫁妝珠寶,顯示著孃家的財富。比如下面這一幅意大利文藝復興著名畫家拉斐爾創作的《少女與獨角獸》,畫中的少女就佩戴著紅寶石珍珠吊墜。紅寶石是女子仁愛的象徵,而珍珠和獨角獸都代表著她的貞潔美德。


提香的女兒

▲ 油畫《少女與獨角獸》(約1506)

拉斐爾 作

現藏於羅馬博蓋塞博物館

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代表畫家提香(Titian,1488-1576)有一女,名拉維尼婭,提香的夫人在小拉維尼婭出生不久就去世了。因此,提香對女兒頗為疼愛,他在不同時期的畫作中都有對拉維尼婭的描繪。在其著名作品《試觀此人(Ecce homo)》中,畫面中間那位一襲白裙、懷中攬著一個男孩的少女就是拉維尼婭,當時她大約十四歲:

提香的女兒

▲ 油畫《試觀此人(Ecce homo)》(1543)

提香 作

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拉維尼婭十六歲的時候,提香為她畫了一幅肖像(下圖)。畫中的拉維尼婭佩戴著樸素的首飾:煙水晶耳墜,珍珠項鍊,還有她手中捏著的那一大顆水滴珍珠(一說是水晶)。提香用這些極簡約的首飾突出了女兒的品質——純貞無瑕。

提香的女兒

▲ 油畫《少女肖像》(1545)

提香 作

現藏於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館

十年之後,拉維尼婭要出嫁了,提香親自為她畫了一幅身著白色婚紗的肖像(下圖)。她手中拿著一把旗狀扇,按照當時威尼斯的習俗,只有新娘才會手執這種小扇:

提香的女兒

▲ 油畫《白衣少女肖像》(約1555)

提香 作

現藏於德累斯頓歷代大師畫廊

提香曾在一封致贊助人費拉拉公爵阿方索二世·德·艾斯特(Alfonso II d'Este,1533-1597)的信上將這幅畫形容為對他來說“最珍貴之物”。在這幅婚紗肖像上,拉維尼婭依舊佩戴著簡潔的珍珠項鍊、耳墜和頭飾,這些珍珠是她的貞潔象徵。1555年拉維尼婭出嫁,1561年她難產而亡,那是她的第六次分娩。婚後的拉維尼婭持續生育,到1560年時,她的少女容顏早已不再:

提香的女兒

▲ 油畫《拉維尼婭肖像》(約1560)

提香 作

現藏於德累斯頓歷代大師畫廊

提香的女兒

▲ 油畫《拉維尼婭肖像》(約1560)

委羅內塞 作

現藏於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有學者認為,提香作於1555年的那一幅《白衣少女肖像》是提香為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所作的畫像(belle donne)。也有人指出,那幅《白衣少女肖像》其實作於1561年,在拉維尼婭難產去世之後,提香用畫筆為自己那因連續生育而改變了容顏的女兒重繪青春,以寄託對女兒的思念之情。不論如何解讀,可以確定的是,《白衣少女肖像》太過美麗,引得後世諸多畫家爭相模仿,其中畫得最好的,當屬佛拉芒巴洛克畫家魯本斯的那一版:

提香的女兒

▲ 油畫《持扇少女肖像》(約1628)

魯本斯 作

現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