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現在具備條件嗎?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主流。在2001年區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一系列政治、經貿等框架協議主導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相繼成立了海關、質檢、電子商務、過境運輸、投資促進等專業工作組,開通了區域經濟合作網站,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和銀行聯合體,為新疆與中亞國家區域經濟交流和溝通創造了良好的組織條件,也為創建區域礦業經濟合作產業鏈重要環節—“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提供了基礎條件。

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現在具備條件嗎?

新疆與中亞五國共同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定位為:

(一)區域內國際性交易中心(大型交易機構);

(二)區域內涵蓋範圍是:以新疆為中心,聯合國內西部“四省一區”(新疆、甘肅、青海、陝西、寧夏);對接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三)組建由政府屬下公司(國企)、民企、上市公司持股的、混合型經濟性質的交易中心(由中方控股)。其已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條件要素:

(1)2016年以來的二次新疆礦業博覽會和今年在長沙舉辦的中國中部礦業論壇暨中亞國際礦業合作大會召開期間,中亞五國及俄羅斯主管礦產資源的官員及相關專家,就各參與方(國)對通過建立礦業項目(礦權)交易平臺,促進相互間的交往、交流、交易的必要性認識達成了一致。新疆國土資源廳積極行動,抓住契機籌劃“新疆-中亞礦業交易中心”項目,已完成了前期申報工作。

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現在具備條件嗎?

(2)隨著國內資本和企業對“絲綢之路”新疆及中亞國家在礦產資源投資價值和潛力再認識上的進一步提升,已有一大批原來投資非洲、南北美洲、東南亞的資本和企業回撤後向中亞五國轉移。預計明、後二年進入中亞五國投資礦產項目的企業將形成高峰(相比較投資非洲、美洲的綜合成本要低於15%),項目交易量也會大幅度提高。

(3)各國資源之間的互補性極強。中方急需對外依存度高、稀缺性礦種加大投資、進行收購;而中亞國家則對吸引國外資本和企業(特別是中資企業)投資礦產資源來拉動本國經濟持積極迫切的態度,提供各種優惠政策甚至是優厚的國民待遇,合作前景相當看好。

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現在具備條件嗎?

(4)創建“絲綢之路”國際礦業交易中心,以建立規範、公開、公平、守信的交易平臺和運營規則來操作,通過資本與產業、資本與項目的對接,來促進礦業市場繁榮和交易的有序規範,將會對拉動區域內礦業經濟進一步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本文作者:孫化力,上海聯合礦權交易所駐新疆公司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