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选题立意 拒绝千篇一律

最近有不少同学反映,写作时遇到审题立意、材料选择上,时常出现与身边同学相似的情况。很多时候,这是因为同学之间有着共同的学习环境和教辅资料。要想避免出现写作万人一腔的情况,同学们要重视个人构思表达,灵活运用所积累素材,才能做到凸显自我。我会向大家介绍五种行之有效,能彰显个人能力的写作方式。

巧取选题立意 拒绝千篇一律

审题立意 匠心独具

面对所给的作文材料,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出于紧张或是偷懒,在审题时往往是看到材料的浅层内容,或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就开始考虑立意的角度、匆匆组织材料下笔千言了。材料中浅层的审题角度,虽然符合题意,却不是最佳立意;只看一部分材料,则容易出现偏差。为此在审题时,要对提供的作文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细致的思考,既要看到材料的不同角度,更要考虑角度之间的关联性,必须做到对所给材料深思熟虑之后,进行辩证的考量和概括,从而拟出全面且深刻的标题。或者,敢于反向立意,利用掌握的材料,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选择材料 贴近时代

很多学生为了提升作文水平,平时背诵了各种角度的作文素材。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科学家、各种明星等都熟记在心,且能根据材料中心,顺手拈来。从近三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出,都是贴近国家大方针的,带有很大的时代社会性。为此,纵然常规背诵的材料合适,但是新颖的符合当今时代的材料,才是让阅卷老师高兴的。作为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国家科技、社会的发展,融进时代的洪流中去。比如“一带一路”“改革开放四十年”“心中的英雄”等接地气的新闻时政,恰当的引用更能阐述观点。

概述事件 叙议结合

考场作文,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议论文。在面对自己提炼出来的观点,选用人物事件时,选用两三百字的材料,给人有抄袭之感。各行业的新闻人物,都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连篇累牍地写。学生只需根据论证文章角度的需要,对选用的事件进行言简意赅的概括即可。引用是为了论证,只要做到选用人物的事件与作文的主题契合,紧紧围绕主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自然起到论证的效果。

处处扣题 前后照应

在材料作文盛行的当下,文章整体的表述上,要有着主题意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确定立意角度之后,标题拟用彰显立意,至关重要。首段要根据材料,开门见山,再次提出观点照应主题,给人明晰的印象。对选择的论证材料,尽量做到在段中扣题,或是根据材料拟定契合主题的小标题,起到扣题效果。文章的结尾,根据全文意思,做到升华主题、照应全文。

整散结合 句式匀称

考场作文的文段表现很重要,在语言表述上,对掌握的论证材料,可以通过排比、对偶等整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出主题。论证主题的材料,在语言呈现上,要做到前后整体的匀称,整个卷面显得清晰,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文末的主题升华,一样要注意呈现的句式。在确定立意时,在语言表述上看似用点小心思,其实是大亮点,让老师在沉闷的阅卷场上看见靓丽的风景。

江红波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山市学科骨干教师,歙县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

主编:李坤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