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仲秋之節,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為中秋節在秋季、八月,又名“秋節”“八月節”,因為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之為“南瓜節”,仫佬族稱之為“後生節”等。人們在中秋時節,歡聚,賞月,祭祀,慶賀豐收。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有秋社而無中秋節日,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中秋已上升為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吳越春秋·越王陰謀外傳》雲:“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夕夕月則揖”。(《史記·封禪書》)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為中心的節日。
中秋節俗主要表現以下三方面: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唐宋時期的中秋節主要是賞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中秋在傳統的四大節日中,雖然成型最晚,但影響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更重要的是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拜月賞月、家人團圓、慶賀豐收,依然有著符合當代民眾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有形的行為與無形的精神、情感的集中促動,讓中秋節日成為中國人豐收時節的物質、社會與精神生活的華彩呈現。
閱讀更多 東方的一棵小小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