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话养生

中秋时节话养生

中秋时节话养生

中秋佳节话养生

中秋,湿燥交替之

中秋是湿与燥转化的时期。《素问》有“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说法,但秋气本为燥,又为何说“秋伤于湿”呢?事实上是,秋季即有湿气,又有燥气,并不矛盾。而湿气与燥气相转化的时间就是中秋。正如《柳选四家医案》中所说:“初秋之湿,本从夏令而来,原为正气。若论其燥,则在中秋以后,其气亦为正令。”所以秋燥,是中秋之后的气。

所以中秋之时,人体即易受湿邪,又易受燥邪。而燥易伤肺,湿伤脾胃,所以此时,人们患病多为肺燥胃湿。用药也应该润燥相结合,对于此证仲景早已立方,那就是麦门冬汤,既用麦冬润肺燥,又用半夏燥胃湿。此为燥湿互用之法。

早睡早起

秋季养生对于女性朋友尤其重要,而早起早睡是最有效的养生方法。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减少熬夜、提前一到两个小时入睡,可以避免感冒、咳嗽等疾病的侵扰。上班一族适当午睡有助恢复精力、缓解秋乏。

心情舒畅

中秋时期,万物开始凋零,逐渐露出萧瑟之景。但秋季白天渐短,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看到秋景难免出现伤怀之感,一些人群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想要避免秋季抑郁,可以对外出活动,如假日郊游、登高观景等,也可以多参与一些有利于愉悦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养鸟等。

月饼螃蟹勿贪吃

螃蟹和月饼是中秋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月饼含糖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损害较大,儿童脾胃比较脆弱,食用月饼过量或造成食欲不振甚至不能进食。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超过半块月饼。

此外,月饼不宜与饮料、粥同食。因为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提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大脑细胞也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容易发胖,建议搭配茶饮去油解腻。

中秋吃蟹,是流传已久的习俗。俗话说:秋生紫苏为蟹香。烹制螃蟹时加入三两片紫苏叶,可解毒止泻、去腥驱寒、降低胆固醇。当然加入黄酒和生姜同样能降降大寒之气。

螃蟹很美味,但并非人人都适宜吃。

蟹性寒:虚寒、脾胃不足的人应该要少吃;

蟹活血:月经期间、怀孕、失血者不宜吃;

蟹是发物:皮肤过敏、生疮、头皮屑多、头面油脂分泌多的人不宜吃。

中秋时节话养生

吃蟹六忌:忌吃生蟹、死蟹、久存熟蟹,忌吃过多,忌与柿子混吃,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

医生建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种类很多,因此要坚持适量多样的均衡饮食原则。”

清淡饮食,少辛增酸

秋季干燥,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也可制成佐餐或饮料食用,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宜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

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但愿人长久

天涯共明月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