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军事对峙分界线—齐鲁地

齐鲁地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大田庄乡乡驻地西南4公里处,沿着董泗路东行,过平邑县卞桥镇资邱村东岭便到,该村的东面原是小山的丘陵,西面是条南北走向的丘陵,俗称"土龙脊",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两国军事对峙的分界线,南为鲁军,北为齐军。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齐鲁两国士兵留恋此地,便在土龙脊两侧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村落,称齐鲁地村。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军事对峙分界线—齐鲁地

关帝庙始建于宋代,是费县现存最早的古建筑,距今已经近千年历史了。过去庙很高,现仅存主殿三间,原来还有两间东屋,一个钟楼,有"齐鲁地有金身,拜完关帝别无神"的说法。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军事对峙分界线—齐鲁地

寺庙的所用的木材全部是枣木,大起架,即先搭好架子,再砌墙,类似我们现在的框架结构。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几次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砖,很多都是明砖。门口的石条,已经磨去了二三厘米。在大门两边还曾经有两个石鼓。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军事对峙分界线—齐鲁地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军事对峙分界线—齐鲁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齐鲁地关帝庙第六次大修,建钟楼一座,铸2000余斤大钟一口。钟上铭文"康熙二十四年,山西金火匠铸"。1944年,大钟被当地民兵毁掉铸造土炮、手榴弹等武器,支援抗战,从此铸造技术在当地流传下来,成为特色产业,所铸铁锅远近闻名。2004年,齐鲁地村的退休教师贾永久等人募捐对关帝庙再次整修,成为费县保存完好的古宗教建筑。(文/图 霄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