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解读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解读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 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读题目。

所给材料分两类,一是从2000年到今年的一些事件,一是未来18年的大体展望。

提示部分的内容实际上也分两类,一是对材料的含义方向作了引导,一是对作文的场景作了规定。

从2000年至今,应该说国家发生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但从所选取的材料来看,既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事件,也有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的蜕变;而对今后的展望,则是着重在国家的整体进步上。

提示部分,强调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无不与时代、与国家的命运联在一起。太“个人”的东西就不合适了。

“联想和思考”,则表明可记叙,也可议论;可以回顾自己和祖国一起进步的成长经历,也可以展望以后18年的美好前景;可以侧重于对未来的感性想象,也可以侧重于对未来的理性思考;可以是赞颂,也可以是反思;对“那时18岁的一代人”,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忠告。

“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穿越了,写作时必须考虑到这个时间差,所写内容要经得过时间的“验证”,能和18年后的18岁的青年交流。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可以写成书信体,但要注意的是,读文章的人并不是特定的个体,而是“那时18岁的一代人”,所以,开头如果有具体的称谓是不合适的。

这个作文题目对学生素质的考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国情怀。这是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的一个题目,单纯谈个人的梦想是不够的,无论是我们的梦想,还是18年后18岁的那代人的梦想,都必须把它和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其次,使命意识、担当意识。18岁之前,我们还可以坐享国家发展的红利,得以健康成长;还要思考18岁之后的18年,我们除了自我的发展之外,还应该有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和担当,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怎样的努力,我们又能为18年后的18岁的青年提供怎样的“际遇和机缘”。

其三,对国家进步、时代发展的前瞻意识,人生规划意识。18年后,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我”会是什么样子,“那时18岁的一代人”又面临着怎样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些在作文里都会得到不同的体现。

当然,学生在立意时,在800字的作文里,应该侧重某一方面,或者是科技发展方面,或者是人文进步方面;可以只立足国内,也可以放眼世界。这个作文题,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考察了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只可怜了那些平时埋头读书不问世事的孩子。

要注意的是,涉及到未来时,想象要合理,这实际上也考察了学生对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的把握程度了。如果写成作为长辈对后生的泛泛的寄语,实际上是不扣题的。

从内容上看,能写好的,也可以说是具备了领袖人物的潜质了。从技巧上看,难处理的应该是有时空穿越了,或者没有意识到要穿越,或者成了时空错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