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電商扶貧「尷尬」 需加快「精細化」突破

破解電商扶貧“尷尬” 需加快“精細化”突破

當前,對於許多電商平臺來說,農村是挖掘用戶的潛在市場。因此,不少電商都將渠道下沉到了農村。電商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更加凸顯,並且也成為農村扶貧的新動能。

早在今年6月中旬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農村電商上行發展報告》便顯示,今年1—5月,全國網上零售額為32691億元,同比增長30.7%。預計2018年農村電商上行的規模和速度均會超過2017年。專家表示,電商扶貧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在農民、電商、政策監管等幾個層面都需要建立精細化管理機制。

01

電商平臺的“尷尬”

電商扶貧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電商抱著助農心態銷售農產品,沒想到自己卻被“套”了進去。

對於大部分農村的貧困地區而言,傳統的‘捐贈’扶貧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且無法從根本上扭轉貧困農民的現狀。”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對中國商報記者說,與傳統方式相比,電商扶貧不僅導入了農產品要素,同時也改善了農村市場經濟環境,在這些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但電商扶貧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今年3月初,四川的番茄滯銷便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時,自媒體、電商平臺的威力再次顯現,在短短20天左右時間裡,通過互聯網快速有效的傳播以及各方的一致努力,一場“豐產不豐收”的難題眼看著就被化解了。

而富有戲劇性的是,“尷尬”也隨之而來。據報道,有些電商抱著助農心態銷售番茄,沒想到自己卻被“套”了進去,原本在平臺上公佈的10斤番茄19.9元的助農價,最後算下來成本竟高達30多元,每賣一單就虧損了10多元錢。

據記者瞭解,類似這樣的助農電商項目,弄得電商平臺陷入尷尬的並不在少數。2016年廣東徐聞縣的菠蘿滯銷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當時有電商平臺本著幫助農民賣滯銷菠蘿的美好初衷,1天就幫助農戶銷售了60萬斤菠蘿。但緊隨其後的卻是大量消費者收到變質的菠蘿,該平臺隨後發佈公告稱由於部分農民坐地漲價、摻雜低品質菠蘿,最終導致該店損失不低於50萬元,險些破產。

02

“品控”是痛點

農產品的品質是關鍵,不能只憑一腔熱血而忽視了平臺應該承擔的責任。

說到“助農電商”這個話題,就不得不說到農產品的“品控”問題。

“單從農產品採購的一個側面——果品分級來看,還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果品的大小、氣味、成熟度都要靠採購人員精準判斷,而我國的農業生產狀態還遠沒有進步到農民自檢自審的水平。”滯銷農產品電商平臺家鄉來客的產品負責人李哲亞對記者說。

對於農產品的銷售,品控問題是最重要的。”李哲亞向記者表示,根據經驗,農產品如果在採摘過程中有擠壓損傷,那麼在運輸過程中就一定會有損耗。據瞭解,有些電商平臺就是由於在源頭上沒有做好“品控”,最後才引發了消費者退換貨等大量售後賠償問題。

“事實上,不同果品的形狀、軟硬、成熟度不同,要求的保鮮方式及流通方式也完全不同。我認為,農戶其實只要把農產品種好就行,至於‘賣’的工作,應該是由專業人士來做。”李哲亞說。

李哲亞為記者舉了一個例子:7月13日,他們接到消息,河北大名縣大蒜滯銷2.6億斤。兩天後,他們趕往大名縣萬堤鎮,看到堆積如山的大蒜擺放在路邊、樹下、蒜農家裡。隨後,家鄉來客為蒜農進行呼籲,12天內便為當地蒜農賣出了20噸大蒜。但相對於2.6億斤大蒜來說,這些仍是“杯水車薪”。

“我們每天都在那裡,能深深感受到蒜農的絕望。在驗收的時候,一顆顆大蒜拿在手裡看著特別大,但如果有一顆大蒜有一丁點劃傷,用戶買到之後肯定會對我們的平臺不信任。”李哲亞對記者說,“品控”是關乎農產品電商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

“通過‘助農電商’實現精準扶貧本是好事,但好事一定要做到底。農產品的品質是關鍵,不能只憑一腔熱血而忽視平臺應該承擔的責任。不僅要保障農產品的銷路,更要把精力放在保證品質上,必須要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品控’。這既是對農民和對自己負責,更是對消費者負責。”劉俊海教授對記者說。

03

應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讓助農電商這種精準扶貧的方式變成可持續發展的事業,離不開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電商扶貧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助農電商在幫助農民脫貧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很多問題,這是毋庸置疑的。劉俊海認為,其實,我國農產品銷售鏈條的最基礎端仍存在少部分的小農意識,缺乏契約精神。

“所以在電商助農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村民講誠信、遵守市場規則。同時,也要抓緊引入契約機制,將雙方的訴求落實在文字上,寫進合同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助農電商的高起點、穩增長,儘快推進助農電商平臺的法制化、規範化、公平化、誠信化。”劉俊海對記者表示。

農村電商平臺開發的實體終端直接紮根於農村,服務於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受益者。然而,目前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離此前提出的目標還有些距離。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電商平臺通過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方式扶貧,這種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稍微有些簡單粗暴,不夠‘精準’。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未來若不能夠建立起精細化和可持續的管理機制,那麼這種方式很難一直採用下去。”

宋清輝認為,亟須引入相應的獎懲機制,避免農民在利益驅使下坐地起價、濫竽充數、以次充好,應嚴格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此外,還要擺脫城市反哺農村的傳統模式,讓經過“品控”的好產品從農村輸送到城市裡,擺在城市的餐桌上,推動城市消費升級。

“扶貧是一個永恆的事業,因此扶貧的可持續性非常關鍵。讓助農電商這種精準扶貧的方式變成可持續發展的事業,離不開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電商扶貧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精準扶貧不是救濟,還是期待有相關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宋清輝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