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我們在生活中常有飢飽勞逸。當我們飲食豐美而充足時,我們會有較多的營養食物攝入,我們除去活動消耗尚有大量的營養盈餘我們的自主調節本能系統會將其存儲起來,是自主調節本能系統把大量葡萄糖變化成脂肪,儲存在臟器間與皮下脂肪庫內。當我們營養攝入不足又要大量活動、大量消耗時,自主調節本能系統又把儲存的脂肪遊離出來變化為葡萄糖供給體能活動的需要。這是自主調節本能系統對營養物質的調節,這裡我們只舉出了葡萄糖與脂肪的調節,實際上營養調節應包括對脂肪、葡萄糖、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以及其他微量物質的調節。這個自主調節本能系統調節著一切營養與活動消耗關係的均勢平衡,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系統。如果這個系統發生了障礙,許多的生存問題都會發生。比如,生命物質合成利用發生了障礙,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降低,身體要發生潰病不能癒合、傷損不能修復,許多疾病都會發生而難以痊癒。如風溼、類風溼、紅斑狼瘡、硬皮病、過敏性疾病等。營養物質的合成利用發生障礙,必然使機體活動能力低下,精神萎靡,出現衰老、短壽現象;又可發生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增生等。

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這裡我僅舉兩種病症來說明自主調節系統的一個代表性狀況,實際上直接與間接發生的疾病會很多很多!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脂肪攝入太多而利用太少,勢必把脂肪儲存起來,久而久之脂肪會大量進入血液,造成高濃度脂肪血。脂肪因而便會黏附在血管壁上,滲透入血管組織,血管腔變狹窄,特別是微循環發生障礙,血管組織通透性降低,細胞組織供血不足,細胞飢餓,長期得不到營養便會餓死!此時,生命本能系統中的共生性本能會使心臟提高供血能力,以保障細胞的生存。於是心臟提高血壓,以滿足供血的需要。為保障細胞不會因缺血而餓死,組織不會因缺血性壞死,高血壓出現了,這就是高血壓發生的原因。高血壓本身是病嗎?吃降壓藥是有好處的嗎?每個人都很明白,擴張血管降壓是錯誤,把一個簡單的病搞成“終身病”“終身服藥”是一種歷史的悲哀!

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同是營養物脂肪與葡萄糖的轉化、利用發生障礙而導致。葡萄糖不能利用,大量葡萄糖進入血中,血中糖濃度超過標準便會從腎泌尿中排出。同時,體內的糖在素亂的程序中又會變成脂防,脂防在轉化過程中進入血液又會造成高血壓的機制,發生高血脂、高血壓。由此,分泌功能疾病、代謝功能疾病,蛋白質的降低又發生免疫功能疾病,如此一個循環系統中大血管病、周圍血管病、微血管病,併發性疾病蜂起,這會是多少個病?

這些病為什麼都不能治癒?其實不是不能治癒,而是沒有治癒的方法。生命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是不可改造、不可對抗、不可取代的!但用順其勢而利導的方法,這些病都可以治癒,而且像中國的兵法“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一樣,中醫是“以不治而愈人之疾”。只要用調節本能系統這樣一個方劑,上面所有的原發、繼發的疾病就可以完全消失。大自然是最真實的,我治的是系統的障礙,它還我的是系統的障礙恢復常態,就是系統的疾病全部消失!原來人類幾千年追求的夢想,今天就這樣出現了。

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自主調節本能系統對人體的穩定性是一個動態的調節穩定。比如,我們的器官、組織,五臟、六腑,都不是把一團肉放在胸腹腔內,而是用韌帶組織系在脊柱間,以系膜相連,有次序地佔據各自的位置。

但這些器官、組織又必須不斷地在自動、被動的活動中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中穩定存在。例如,體操運動員的鞍馬、空翻、跳高、拳擊等劇烈運動,內臟肝、腸等必然被動地在上下左右活動,但當運動停止,各臟器就會各就各位地穩定在自已的位置,沒有絲毫移位。再如,今天中午我吃下五大碗炸醬麵,重量2000克,我的胃並不下垂;昨天我兩管餐沒有吃東西,我的胃也並沒上提。是什麼樣的力量這麼神奇?這是一個自主調節本能系統的功用。自主調節本能系統出現障礙,就是臨床上看到的胃下垂、肝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腸套疊、腸扭結,以及肌無力等疾病的致病原因。有人說這些問題是神經衰所致,我說為什麼會神經衰弱?當然這是回答不了的問題,因為他不瞭解生命本能系統,不瞭解自主調節本能系統。

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這就是我要說的自主調節本能系統。

中醫自主調節本能系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