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中国最大的知青博物馆,走进那段“闪光的青春,苦涩的记忆”


黑龙江黑河之行,除了参观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瑷珲历史陈列馆,还走访了当地非常知名的知青博物馆。在这里看到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旧物、每一个场景,都有强烈的“带入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了一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特殊岁月,发生的一个个真实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知青博物馆位于黑河市爱辉镇,黑河市是当年黑龙江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多的地区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黑河地区曾经接纳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知青,他们去向兵团、农场、林场、农村...与当地农场职工、农民一道参加生产建设,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重要历史,弘扬北大荒精神以及北大荒文化,把历史用文博语言展示给观众、留给后人,感怀曾把青春奉献给黑土地的知青们,从2005年起黑河市就开始筹建知青博物馆。

知青博物馆是全国最大一家综合性知青博物馆,包括京、津、沪、哈、浙、川等各省市知青,反映当年全黑龙江省185万知青的经历。展馆占地总面积9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790万,展馆主要以文字、图片、画作、场景、雕塑、文物等形式为主,展出内容共分两大主题,六个部分:共赴北大荒、闪光的青春、浴火凤凰、苦涩的记忆、大潮落去、两地情。


全国知青博物馆有不少,但黑河这个知青博物馆主要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资料皆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字材料,且大多是知青们撰写的回忆录。第一个主题内容是展现的是建国后50年代的京、津、鲁、哈等地的青年自愿垦荒队到“文革”前的有组织有计划安排的上山下乡知青。第二主题内容则展示的是“文革”十年中到黑龙江的上山下乡知青。

漫步其间,看着一幅幅老旧照片和一个个逼真场景,让人强烈感受到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知识青年在广阔的龙江大地上战风雪、斗严寒的瑰丽画卷。这个场景讲述的是杭州知青孙文珍在北大荒接生的1000余名婴儿,无一例事故,被誉为迎接新生命的使者。为了边疆的父老乡亲,她没有返城,在第二故乡扎了根。后因长年忘我工作,身染重病,病逝北大荒,并把骨灰撒在了黑土地。

这组场景的主题是《情债》。讲述春节到了,老连长请没有回家的哈尔滨知青任树宝和另一名战友吃饭,三人进屋吃饭,吃的是肉馅饺子和炒鸡蛋,喝着北大荒的白酒。但当任树宝走到外屋盛饺子汤,发现两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蹲在锅台旁围着一碗黑乎乎的咸菜啃窝头,此情此景是留给哈尔滨知青任树宝心里永远的情债。


除了这些感人至深的知青故事,还有一些照片和画作的展示,让人五味杂陈。图中的老照片展示的是上海女知青乐兰英下乡来到甘南,第二年嫁给村里特别能干的木匠王志远,为了要儿子,他们连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一贫如洗。现在他们住在镇上当年知青办给盖的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五个子女三个没有工作,老俩口只能靠低保基金生活。

这张油画的主题《我的前夫》,我不想做太多评价,你看了有何感受呢?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祖国母亲的召唤!拿到一张“上山下乡通知书”,也曾是多少人的梦想?

知青给家人写的信。

站台票,印满离别的不舍和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