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返 故 乡

返故乡

刘玉琴

人们习惯把自己的生齿地称为“故乡”。爷爷奶奶家住赤峰头道街;姥爷姥姥家住松山区夏家店。这样说来,红山区就是我的故乡。从出生到退休,我搬过几次家,但从没有离开过老城。身在故乡,何以用《返故乡》做标题?2003年末,我随《红山晚报》上划到了赤峰日报社,这十五年来,作为一名喜欢文学的作者,我多次随着市文联和作协到克旗、右旗、林西、翁旗、喀喇沁旗、平庄地区,特别是敖汉旗采风,但就没有机缘到红山区采风,无意间生出的隔膜,竟让我对故乡的发展变化几乎是一无所知。

机会终于来了,2018年8月28日,红山区委宣传部和刚刚成立不久的文联,举办市区两级文学艺术家“走基层”活动。乘上大巴车,一路的蒙蒙细雨相伴,让心田里思念故乡的久渴得到了绵绵不断的滋润。

「荐读」返 故 乡

当大巴车停在红庙子镇聂胡地村的时候,雨停了,一架彩虹拱起,竟让我想起了王维的两句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荐读」返 故 乡

「荐读」返 故 乡

红山雨后的聂胡地“客舍”都是欧式的楼房,比我居住的老城楼房还时尚。四十多年前,我作为赤峰市乌兰牧骑的第二批队员来到聂胡地“深入生活、劳动创作”,住在七队社员吴长发家;吃在红庙子粮库职工尤成家。吴长发家三间土房,我和队员莫德格住东屋。尤成家嫂子对我最好,一起收工回来,我快步跑到猪圈旁的柴火垛,抱一捆玉米秸蹲在灶坑点着火,嫂子做锅上,我做锅下,配合默契。我出工修“红(红庙子)新(新山,即元宝山)”灌渠,嫂子给我带上两个玉米面饼子,还有半饭盒韭菜末炒鸡蛋。要知道,那时,别人的下饭菜可都是咸菜疙瘩。晚饭后,我们第二小分队的九名队员,就会齐聚队部,唱歌的,练声;跳舞的,压腿;搞器乐的,拉弦的拉弦,吹奏的吹奏,一派歌舞升平。没事的社员都会聚集在大院里听我们唱,看我们跳,跟我们学。红庙子人喜欢评剧,听着板胡一响就嗓子眼儿痒痒,常常让队员伴奏,唱一段“水乡三月风光好(评剧《夺印》选段)”。我们的劳动从打埂子、捣粪、平墒沟开始,到浇地、播种、间苗、薅草、治理沙包、植树造林、挂锄、趟地结束,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社员们说:有乌兰牧骑队员在,营子里天天像过节……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把青春留在了这里,也把记忆留在了这里。

「荐读」返 故 乡

可眼前的参观,让我瞠目结舌——农民文化宫,聂胡地村有了农民文化宫!书法作品真草隶篆;美术作品五颜六色;艺术团服装道具样样齐全,光乐器的装备,就超过了当年的乌兰牧骑,那钢琴和许多管乐是乌兰牧骑没有的!要知道,四十年前,他们是“脸朝泥土背朝天”大字不识几口袋的农民啊!除了一张晒黑的脸和两脚泥土,日子过得就是个温饱,哪里顾得上文化与艺术。采风团的于建设书记大概看出了我的感慨,说:红山区曾是赤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吸引各类人才上有着地域优势。我赞成他的观点,对故乡的优越感也油然而生。

「荐读」返 故 乡

我向一位穿着制服裙的中年女干部打听吴长发和尤成家的情况,想就近去看望看望。巧了!她竞记得当年的乌兰牧骑……当得知最疼我的嫂子病逝,尤成大哥已续弦时,我背过身潸然泪下……离开聂胡地后,我跟嫂子从没断了联系,每年正月都来给嫂子拜年。我生女儿时,嫂子背着20斤小米和一筐鸡蛋给我“下汤米”……嫂子不在了,人去情断,任是高档的欧式楼房,再也唤不起我一去探望的兴致。

「荐读」返 故 乡

在参观了红庙子镇的东南营子村史馆之后,大巴车停在了郎家营子村口。一块牌匾赫然牵住了我的视线——知青之家。我虽未当过知青,但我当过知青带队干部。1973年末,我作为全市第一批带队干部被分配到平庄公社太平地大队青年点做带队干部。在86个人的青年点里,办起了文艺队和篮球队。胳膊头硬爱打架的让他进篮球队,不打架,打篮球。爱好文艺的吸收到文艺队来,晚饭后,把腿放在会议室兼食堂的窗台上压腿,练舞蹈。还办起了大队广播室,知青们写的稿子,我配上音乐,声情并茂地播送……太平地大队青年点被评为“全盟先进青年点”,一批批知青在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成了共和国栋梁。“十八大”以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数都有着知青的经历,“知青文化”,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史的贡献与独创。

「荐读」返 故 乡

当我问及村部的门楣上为何挂着“知青之家”的牌匾时,村党总支林书记说:这个院,就是当时的青年点,知青走后,变成了村部,现在又增建了新项目——“农家乐”,为打造乡村旅游提供餐饮住宿。四十年前,我来过郎家营子村,那时,这里是红庙子(公社)镇比较贫困的(大队)村,土地沙化、缺水少肥,下乡知识青年和社员们一起战天斗地,开渠淤沙,栽树植绿……原红山区人大主任王维新就是这里的知青,他入党后当了公社副书记、书记;他的爱人知青关素珍当了大队副书记,曾在赤峰地毯厂当过党委副书记的知青陈友,当年就任过大队的书记……有这些当年的知青干部做“红娘”,知青联盟把“知青之家”的牌匾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村部的大门上。

午餐是在“知青之家”吃农家饭。林书记把一盆杀猪菜端上桌,我端详着林书记的容颜觉得面熟,好像在四十年前就见过……哦,我的姥爷家姓林,就住在隔着一条英金河的夏家店(水地乡)镇……哈哈,终于解开了“四十年前就见过”之谜,林书记是姥爷家叔伯舅舅的儿子——我的表弟。

表弟把我们送上车,临了说了句:“常家来啊!”

顿时,一股暖流在我胸膛中涌动……返故乡,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