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是年輕人不能承受之痛

相親並不是最近才有的現象,相反,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換句話說,它也是我國古代人民留下來的智慧結晶。

古時候雖沒有“相親”這個詞,但男婚女嫁的全過程,正是相親的實質。與現在稍有不同的是,古代的媒人是一種明確的職業,就像現在的婚介所,但媒人是建立在與兩方家庭都熟知的基礎上,她們大多為女性,以此為生。

古時候講究門當戶對,要求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都要旗鼓相當,這門親事才符合基本條件,待雙方孩子成年時,媒人主動出馬,牽線搭橋,用盡全身力氣促成一門婚事。所以媒人視自己的行為為高尚之舉,也引得社會的無比尊重。

而放眼現在,相親似乎不再需要媒人,而是父母親自出馬,尋找“有緣人”。

所謂有緣人,走進城市的相親角,你就會發現一個規律。

相信每個城市都有相親角。在某個公園的走廊裡,一排排的中老年,拿著一張寫滿字的紙,依次坐開,上前一看,紙上盡是自己孩子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姓名、年齡都是小字,工作單位稍微大些,收入再大些,房產、存款則是用最大最深的字,讓路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而對另一半的要求,竟沒明說。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還單著呢?

而每個父母似乎都很避諱一點,就是不準拍照,似乎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這種行為是十分丟人的,甚至是他們瞞著孩子的自我主張。

再深入瞭解,你會發現,他們替孩子嚴格把守第一關:他們並不在意對方的外表,那些最大號的字足以說明他們的來意——家庭背景不好者、經濟實力不強者,免談!什麼眼緣、什麼感覺,在他們眼裡根本不值一提,首先來“應聘”的,必須得有真真的東西才行。甚至還會有父母把“戶口必須是本地的,生的孩子必須隨我方的姓”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條件加上,好像在他們眼裡,孩子的婚姻,就是一樁買賣,自己一定是不能吃虧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聽到父母為自己張羅相親就頭疼,他們並不是不想成家,而是很多時候,自己的選擇在父母眼裡根本就是下下策,只有父母滿意了才被允許,所以在一段感情還未萌發時,就被父母扼殺了。所以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苦衷,孩子也無法接受父母的好心。

都說感情是自己的,可如今在很多父母的眼裡,孩子的感情也關乎自己的幸福。其實父母的用心都是好的,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物質豐富的生活,不希望他們像自己年輕時候一樣受苦。可他們忽略甚至故意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如今的年輕人,並不把物質條件擺在第一位,他們更看重自己的感受和與對方的觀念契合度,因為他們深知,只有精神世界接近了,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父母的行為孩子無法阻止,但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擇偶標準,雙方的認知差距,導致瞭如今的相親異狀,每每說到相親,我身邊的年輕人都苦不堪言,痛也只好自己承受,而他們的父母,仍然日復一日地來到公園相親角,希望用自己明亮的眼睛發現那隻金龜婿。

相親,是年輕人不能承受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