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把生育問題講透了

最近真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生育的風聲一變,各路人口專家爭搶發言,

從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到改婚姻法,減少女生就讀學校的年限,改12年製為10年,到減低婦女結婚年齡,17歲結婚,讓婦女保證在30歲前生3個孩子,生完孩子,還能夠重返職場……

講真,作為一個有孩子的職業女性,我真的看得寒毛直豎。

一幫沒有子宮的老爺兒們,就跟妖怪拿住了唐僧,一百八十個法子算計著吃,烹炒煎炸毒毒地算著一宮三吃。

生3個,誰帶?誰養?誰培育讀書成才?一個孩子至少消耗一個母親3年,女人的黃金時代,合著就下崽了?

往好了說,是不接地氣,往壞了說,是歹毒。

解決人口危機有很多種途徑,他們偏偏要從女人身上盤算。

為了要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不惜把女人打入十八層地獄。

01

人口危機。

我一直認為人口危機是一個偽命題。

從種族競爭來說,人多未必就勝少。GDP最高的幾個國家,都不是人最多的。草食動物靠數量,肉食動物靠質量。

達到一個基本的數量,比如十多億這個數量,種族繁衍真的不是什麼大問題,而是進入了應該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高級階段。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時代已經不是科幻,而是現實。看看阿法狗,和谷歌的機器狗,還有京東的無人機分撿系統,大量的不需要社保、不需要工會的機械人/手臂/車輛,科技的進步已經不是跳躍式進步,而是裂變式進步。

靠人海戰術去取勝,已經是歷史過去式。

人口專家們憂國憂民,卻無一例外地繞開了問題的核心。

OK,人口數量更替不足,不足的核心是啥?國外做人口研究,模型基數都是統計育齡女性人口,女性——才能決定人口的數量!

我一直說,人口生育數量下降,根子就是重男輕女啊!

一個簡單的數學題,因為性別篩選,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男性光棍人口多出了約

3700萬,而按照聯合國有關調查,則認為可能至少有6000萬女胎兒、女嬰兒夭折。這,導致了當下的中國人口危機和婚育危機。

就按3700萬的保守數據,如果3700萬的女嬰存活下來,1.5的更替概率,也會多5500多萬新生兒,哪有人口危機?

生一堆男的,把女胎兒女嬰都殺了,承載生命的土地都沒有了,生命之源都枯竭了,哪還有繁衍生息?

真瘋狂。

再強調一遍,現在中國面臨的不是人口危機,而是女性人口匱乏的危機!

不承認,不反思,不懺悔,不改變,生再多,二胎裡男孩和女孩的性別比已經高達2:1。催生催出3000萬,再生3000萬,還是加劇社會危機啊!

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學者,沒有一個人,肯討論這個問題。那麼,最重要的生育力量先天被扼殺了,他們又不肯正視,又要解決問題,怎麼解決呢?

一個當三個使喚。一鴨不是三吃,恨不得三十吃才好。

一個子宮三用,四用,N用。

02

滑稽的是,人口危機剛上話題,計生的餘威還未消退,河南柘城徵收三胎的社會養育費用的文件在上週引起了輿論熱議。

這篇文章把生育問題講透了

這到底給不給生啊?

一邊是放開二胎,據說三胎也要放開,學者發文,徵收生育基金,要你不生不行,另一方面,還有地方政府趕最後一班車,割最後一波韭菜?

以至於大V@一毛不拔大師 發了一條“薛定諤的孩子”的微博,瞬間轉發4000多次。

簡單地說:過去多生孩子,要因為多佔社會資源而徵收社會撫養費,現在,要為不生孩子,減少了社會資源,被徵收生育基金。那到底孩子是佔了社會資源,還是孩子本身就是重要的社會資源呢?到底該收多生的錢還是該收不生的錢呢?孩子可能是多餘的也可能是必須的,生可能是錯的,也可能是對的——此謂稱為“薛定諤的孩子。”

不管怎麼說,一個殘酷的現實擺在社會面前:高知女性生育意願持續下滑。

城市人口生育率跌到0.88,就是平均一個家庭生育0.88個孩子。

城鎮生育率為1.15,鄉村勉強維持在1.43,人口總數斷崖式下跌,從地球環保角度,人少了,也許是好事,從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來看,經受這樣的落差,確實危機重重。

所以,要改變,要促進人口生育,沒問題,我也同意做建設性的事。

可是目前為止,這些人口專家拿出來的方案,統統是殺雞取卵、涸澤而漁,沒一個是解決問題的。

這篇文章把生育問題講透了

生育的核心是女性,女性,女性!

但那麼多家庭還在提前性別篩選,墮掉女胎兒,忽視女童生命,女新生兒、女嬰兒的死亡率遠高於男性,不重視這個問題,人口會進一步危機。

女性因為生育,付出了1/5000的死亡風險(高於和平時期的軍人死亡率),過去,公共話語里根本不提這些數據。

女性為生育經受的損傷巨大,健康透支,被無視。

女性為生育失去職場晉升,失去個人社會成就的重要機會,被無視。

女性在育兒方面身心俱疲,抑鬱症高發,卻被告之育兒就是你一個人的事。

最可笑的是某學者提出“三十歲前生完3個孩子,三十歲後重返職場“——真是雞賊到他姥姥家了。

他養過孩子嗎?帶過孩子嗎?

03

一個孩子,從懷孕,到臨產,到哺乳,到可以去幼兒園,需要一個家庭成員——最好是母親的全職陪伴。三年,三年撂不開手,做不了別的事,是常態。

當然某些男人也可以恬不知恥地發一些母親揹著小嬰兒搬貨,運水泥,甚至擦鞋謀生的動人照片——可是那是在透支女性身心健康。

一個孩子,累翻夫妻倆人,是生活中的常態。

三個孩子?

讓孕婦挺著大肚子,帶著小孩子,買菜做飯做家務?順便再去擦個鞋?發個傳單換零花錢?不然哪有錢生孩子?中國有幾個家庭可以做到男人一個人工作,就能養活一家三口?不,四口,五口?

生完了二胎,二胎拉扯大,能去幼兒園了(幼兒園學費還沒著落呢),母親剛剛從睡眠缺乏、筋疲力盡中恢復,子宮下垂、盆骨前傾、韌帶鬆弛還沒恢復呢,再來一次,再生一個。

要不你自己試試?某專家你自己試試?

生完了三胎,再重返職場?

“你好,老闆,我來應聘,我以後不生孩子了,保證不生,只是早晨我8點送老大,8點半送老二,10點鐘要回去喂老三奶,下午4點接老大,4點半接老二,再去買個菜早點回家做飯,請問你能聘用我嗎?“

某專家是用膝蓋思考的吧?

自己沒長子宮,生孩子不要你疼,死亡風險不要你冒,帶孩子不需要你帶,養育不需要你養,哺乳不需要你來,你丫雲養娃只需要上嘴唇皮碰下嘴唇皮,輕輕一磕的事兒,別說三胎,三十胎你也願意啊!

這樣的困境原本是需要

1、社會支持。社會尊重母親、保護胎兒嬰兒,提高福利,普遍在公共場所陳設育兒便利。

2、男性群體廣泛的對女性的尊重,對孕婦、對兒童權益的尊重與保護。

3、對貧困母親、單親母親育兒的硬性社會福利支持。如生育津貼、牛奶金、食品券、幼兒園補助金(或保姆計時服務補助金)

4、對已婚已育家庭的減稅政策。

5、從法律到新聞媒體,重塑生命觀,以人為本,讚美生命,尊重婦女兒童權益。

這篇文章把生育問題講透了

上述的社會支持,完全都還是缺位,你忽悠生生生,女人會買單嗎?!

04

在一段時間內,婦女進入職場,確實會降低生育率。

婦女擁有財產權,更加會降低生育率。

過去女性是沒財產權的,以至於人生就是從父家到夫家的一個貨物流轉。這個貨物最主要的功能是:生育。

所以,她們事實上是在用生殖換取社會資源、位置和生存空間。

生育不能自主,而且有KPI考核,生子越多,地位相對越穩固。

當然生育率會高,但是建立在婦女的高死亡率、高強度辛勞、後代質量不能保證、嬰幼兒死亡率也奇高的基礎上的。

就像戰爭,靠人海戰術堆出來的勝利。生育率是建立在女性犧牲掉作為人的一生,只能是一個行走的子宮,剝奪了其他為人的身份、職業、夢想,而實現的。想想古代產婦死亡率近1/5,嬰幼兒死亡率超過1/5……

這樣的繁衍生息,真是建立在女性代代的累累屍骨上啊。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女性生育自主,科學避孕方法越來愈多,生育導致的死亡率下降,嬰幼兒存活率極大提升。

女性合法擁有財產,合法接受教育,可以選擇工作………

這些都幫助女性奪回生育自主權,也奪回了人身自由。生而為人的自由與尊嚴,一旦感受過,就沒有人願意回到黑暗中。

女性從女奴到人的,每一點進步,一寸進步,真可謂一寸血河。

還想讓她們倒退?

休想!

所以,當某些群體,已經發現了女性受教育後生育意願下降,就開始各種洗腦。

就開始模糊問題本質,從其他各個角度忽悠,“女人少上幾年學“”女性應該回家,退出職場”,“女性應該在三十前生三個孩子”,因為他們解決不了——或根本不想解決生育的本質問題。

不給支持,不尊重女性,甚至故意抹殺女性的生育付出,把生孩子硬要說成稀鬆平常、理所當然的事,這還有什麼對話的意義嗎?

一個詞,用了幾千年了,忽悠。

忽悠著你們生了,不怕你們不養。忽悠著你們懷上了,不怕你們不生。

甚至最極端的說法是直接去羨慕MSL人口的生育率,認為就應該把女性禁錮起來,不讓讀書,不讓擁有財產,禁止避孕,禁止墮胎,這樣就可以生生生。

而另外一條路徑,已經誕生,他們卻拒絕接受。

北歐已經走通的路徑:尊重女性,全社會努力把女性生育的風險減少到幾乎為0,生育率自然回升了。

05

北歐四國,生育率在近二十年來,持續回升。挪威在2008年,突破了2.0大關。

很多學者進行了研究,發現“經濟越發達生育率越低”的可能是錯誤的。更多的可能是自由社會中“男性越不負責任,女性生育風險越大,生育率越低。”

過去農耕社會,女性沒有任何自由,只有依附男性,生生生沒別的選擇。

然而一旦她們有了自由意志,會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毫不猶豫地做出少生、優生、甚至不生的選擇。

對一個女性個體來說,她如果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到世間,生命質量總體評分將由:

1、食物與性。

2、安全感。

(家庭與社會關係的良好環境)

3、個人的社會價值實現。

4、後裔的質量+數量。

有如楊麗萍那樣,來到星球就是為了欣賞美,展示美、創造美的個體,不要孩子。

也有如桑德伯格那樣事業成功,子女滿堂的女性。

她們都是基於對自己和世界的充分了解,而做出了選擇。

比較富足的生命狀態,現代女性:

1、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

2、這份工作帶來美好的感受。

3、有信仰

(不是被洗腦或奴役的狂信)

4、穩定的收入足以支付生活所需,並始終有增加趨勢的積蓄。

5、伴侶健康、強壯、相愛,互相可以理解扶持。在社會、政治、靈性問題上能夠對話。性生活穩定而和諧。共同養育後代。

6、生育1-N個子女。

(太多了對女性的健康是損毀)

7、子女能夠獲得穩定的營養、教育、醫療和發展機會。

———如果世界遵循此道運作,我們會看到,民族的後裔、個體的生活質量其實是利益一致的。

女性強,則民族強。

而在當下,能夠幫助女性過上上述生活的婚育關係,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女性在婚姻生育中過度付出,家務勞動的價值非常高昂,一旦婚姻失敗,全職太太應該受到相應的保護和補償……”這些都不被承認,甚至不被正視,哪有對話博弈的空間?

女性面對的是:喪偶式育兒,離婚時被24條,家暴報警不管,性騷擾比比皆是,80%的謀殺是源自男性親密關係,而罪犯判刑時往往因為“情感糾葛”免死。離婚後,

要麼孩子被搶走,財產分割沒有優勢,沒有對弱勢一方的贍養費;要麼是獨自育兒(中國很難有離婚後還能合作育兒、友好相處的關係)。對於現代中國女性,真實的生育風險如此巨大,以至於女網友都有了“不婚不育今日藥丸”的流行句。

每發生一起針對婦女的婚戀家庭暴力兇殺,底下的留言,至少讓一百個女性失去婚戀的興趣與勇氣。

女性被作為工具使用時,就一直在和環境對抗,掙扎活著已經費勁了全部力量。

她們的後裔,也就一直在掙扎活著,而已。

能貢獻給家庭的愛,後代的能量,也是枯竭、疲憊、無力、暴躁的。

看清了這一點的女人越多,生育率越低。

生育本身也是符合女人繁衍利益的,最後女人們都不想生了,甚至寧願買精子生,也不願意綁在無愛、絕望、暴力、剝削的關係裡,男人們不反思,不改變反而是反彈,死死抓住鎖鏈,勒緊女孩的脖子:“打斷你的腿,你就是我的”。

然後喊“妳得生生生”

至於生了孩子要養,是妳的要解決問題。

……

每每看到這個邏輯,我就想,他們是不是傻啊?

不是,是因為他們做不到。

如二桿子衝進瓷器店,那些精美絕倫的瓷器對他來說是一種可怕的挑戰,高級文明的生活方式,對他們大猩猩一樣的人設是“做不到啊做不到”

北歐奇蹟是怎麼出現的?

因為男女真正平等了。

社會福利可以確保每一個孩子安全降生、在福利支持下長大。兒童福利充分,婦女兒童不會被虐待。

在一個安全、自由,甚至無需婚姻(北歐更趨向於同居制而不是結婚)的生育關係裡,女性的生育,純粹是不受經濟、資源或其他因素的綁架,就是自己喜歡,自己願意,安全而自由地擇優生育。

——這才是,真正的為了愛情吧。

06

真正提振生育率,很簡單,讓女性的生育價值被承認。兒童安全、兒童保護做到位。

母獸尚且有她的本能,在食物充足、安全感夠的地區裡,她們樂意生崽,一旦危機重重,生了崽子,母獸都可能選擇咬死孩子,何況人類?

解決了女性的平等,保證女性育兒的福利,保護兒童的安全,生育不是一個煉獄的過程,育兒不再是母親的考驗,女性受到的身體損傷,職業的損耗,都有社會福利和另一方的補償,男性珍惜孩子,共同育兒,即便分手,也不會遭到情感和身體的傷害,孩子也不會遇到傷害。

女性自然願意生育了。

現在這樣,連女性的生育是一種付出,男性確實是從合作生育中佔了便宜,應該共同育兒,並且精神和經濟上撫慰並補償伴侶,都無法討論,生什麼生?

這麼自然的事,還用教嗎?!

要生女人不會自己去買精子?至少質量無憂。

傻子越來越少。憑逼迫和洗腦?

我說實在的吧,男性社會越是雞賊,試圖偷機,試圖騙個子宮下個種走人,試圖洗腦,試圖忽悠,引起的反彈越大。

我聽過的最平靜最磣人的一句女性宣告是這樣的:“老孃要切除子宮,把診斷報告夾在求職信裡,去找工作。”

———她們不是少數。寧可自殘肢體,也絕不墮落為生育之奴。

一個姑娘說:“憑什麼給你們惦記著我們的子宮?切了餵狗,也不給你們強徵。”

三年前我聽到這句話時,覺得挺極端的,而在今天的語境下,只能一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