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2011年豐縣舉辦全國梆子戲精英邀請賽)

豐縣梆子戲

豐縣梆子戲源於明初移民由西東遷而傳入的山西、陝西梆子,經與本地民歌小調、雜耍曲藝、說唱藝術及方言俚語、風俗民情相結合,歷經幾代豐縣梆子藝人的潛心磨礪,形成了在以豐縣為中心的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劇種。

豐縣梆子戲延續時間最長的藝術流派是以蔣花架子(藝名,1745—1828)為代表的蔣派,其一生學戲、演戲、教戲,對豐縣梆子戲表演及唱腔音樂的發展竭盡全力,從而形成了做工優美、唱腔豐富、程式規範的蔣派(門)藝術。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豐縣蔣派梆子戲已傳承六代,各代的代表性傳人依次為蔣花架子、連登科、蔣狗皮領子(藝名)、蔣立忍、蔣顯奎(同代者蔣聖品、李正新)、蔣雲霞(同代者邢繼蘭、蘆鳳霞)等。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1988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衝、雷潔瓊等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豐縣小鳳凰梆子劇團演員)

豐縣梆子戲不僅在縣內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在蘇北、魯南、豫東、皖北的廣大地區享有盛譽,且留下了“無豐(豐籍演員)不成梆”的美名。“揣著饃,不喝湯,趕快去聽梆子腔。”

“犁著田,耙著地,誰不唱段梆子戲。”“拆了屋,賣了地,也要聽聽梆子戲。”從這些流佈於民間的口頭韻語中,可見豐縣梆子戲深受群眾鍾愛。

豐縣梆子戲以梆子擊拍,節奏鮮明,清脆悅耳,唱功多,道白少,唱腔高亢,曲調優美,便於表達情感,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其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有慢板、流水板、二八板、快板、非板,在此五大正板的基礎上發展演變出金鉤掛、呱嗒嘴、狗撕咬等板式。

豐縣梆子戲的主奏樂器文場為板胡,武場為板鼓、梆子、鑼、鈸等。其中,板胡在伴奏中起領奏、帶腔、跟腔、包腔、託腔送韻的作用;板鼓為樂隊指揮,在掌握速度、感情、節奏的同時,還具有決定演奏內容的作用;梆子為擊節樂器,由硬度較強的棗木所制,是伴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打擊樂器,梆子戲即以其而得名。

樂隊編制為“一鼓(板鼓)、二鑼(大鑼、小鑼)、三絃手(大弦、二絃、三絃),梆子鐃鈸共八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大弦被板胡取代,並逐漸增加了二胡、嗩吶、笛子、笙等樂器。

豐縣梆子戲通過唱腔、道白、動作及人物的個性化妝展現劇情,表現為男演員多用假嗓演唱,女旦和坤生用真嗓演唱,表演情感真摯、淳樸細膩,動作簡練凝重、粗獷豪放,且善於運用誇張的手法增強藝術感染力、表現力。尤其是難度大、技巧高的表演特技以“精、險、奇”而引人入勝,為豐縣梆子戲所獨有。

其中,不使彩的特技有爬杆、滾棚、吊小辮兒、高臺簸米、涮牙、砸瓦等,使彩的特技有鍘腰節、鍘腿、開膛破肚、大刀砍頭等。角色行當根據人物身份、性格、年齡、性別的不同,分為3大類、15行,做派各異,戲路分明。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豐縣梆子戲臉譜)

豐縣梆子戲上演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200餘部,其中有反映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傳統劇目,以袍帶戲、黑紅臉戲、武打戲、情愛戲居多;有在與時俱進中創作的現代戲,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為主;亦有移植的其他劇目。演藝組織初時多為科班,後為業餘劇團、專業劇團;演出先活躍於農村、集鎮,後進入戲樓、戲臺,繼而登上劇場、戲院的大舞臺。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50年代謝茂坤飾關公)

其中,創建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的豐縣馬路口梆子劇團,1938年奔赴抗日戰場,1939年更名為湖西劇團,成為一支又演戲又打仗的隊伍;成立於1937年的邁進劇社,被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十三支隊,隨軍行動為軍民演出;成立於1948年的豐縣五區劇團,1949年更名為豐縣大眾劇團,1956年調歸徐州專區領導,後改稱江蘇省梆子劇團;1951年由豐縣二、九區梆子劇團與華山縣劇團(原為謝茂坤義和班)合併成立豐縣民友劇團,1956年更名為豐縣梆子劇團(1986年該團撤銷),在縣內及周邊地區演出長達30多年。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1952年,豐縣大眾劇團演出《洛陽橋》。左起分別為徐豔琴、蔣雲霞、孫友芝、秦緒榮、王廣友、李正新、耿素華、許正華。)

為使豐縣梆子戲薪火相傳,1985年豐縣成立小鳳凰梆子劇團,演員均為青少年,邀請戲劇名家輔導培訓,1986年10月進京演出傳統戲《包青天》、《穆桂英掛帥》、《抬花轎》和自編現代戲《接公公》20餘場,場場爆滿,譽滿京城。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1990年孫連榮榮獲香玉杯)

此後又應邀4次進京、5次赴寧演出,均獲廣泛讚譽,豐縣梆子戲再現輝煌。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小鳳凰劇團送戲下鄉)

近年來,由於多元文化的衝擊和觀眾審美情趣的轉移,加之體制的影響,豐縣梆子戲演出市場日漸萎縮,傳承群體年齡結構亦趨於老化,後繼乏人的狀態業已顯現。

「豐縣鄉音」滋潤幾代人生活的——豐縣梆子戲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小鳳凰梆子劇團演出現代戲《李貞乾》劇照)

以豐縣梆子戲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徐州梆子戲,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