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知乎上曾經有人提過這樣一個問題,有哪些東西,雖然常見卻可以給人帶來極大幸福感?

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人回答的是電視。

理由也寫得頗為觸動人心:有了它做背景音,即使一個人在家也不會顯得那樣冷清。電視聲音的存在,讓孤單的你覺得自己彷彿不是一個人。

1

大概很多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孤獨的時刻。

孤獨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它的存在,然而又在很多毫無防備的時刻,突然被它控制了自己的心。

孤獨是什麼?

孤獨,有時候是一個人,是興沖沖做了好幾個菜卻要擔心吃不完,是出去逛街看到第二件半價卻高興不起來。

孤獨,有時候是兩個人,是明明面對面坐著對方卻只顧著低頭玩手機,是明明在互相交談卻怎麼也觸及不了彼此的內心。

孤獨,有時候是一群人,是明明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卻覺得大家說的話、做的事都是那樣的無意義又無趣。

身處洶湧人潮、望著滿滿當當的通訊錄卻更覺得無人可以交心。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2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到:“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是啊,其實找一個伴並不難,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填補你的內心的窟窿。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就只會把你生命攪擾的擁擠不堪。

孤單,並非身邊沒有朋友,只是心裡無人做伴。都市裡遍地是熱鬧而孤寂的靈魂,來來往往的行人,不過是命中的遊客,越熱鬧越冷清。

生命無需過多陪襯,需要的僅是一種陪伴。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

聽過這樣一句話:不必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裡,你以為他們能填滿你的生活,但若他們走不進你的內心,也只是徒然地把你的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3

當我們忙著在微信裡活躍,忙著在各種各樣的圈子裡活動,最後發現忙忙碌碌的盡頭仍然是無盡的虛無。

很多人不過是:朋友,算不上;人脈,夠不著;快樂,只是吃飯喝酒、不過腦的閒聊。

當你有了掏心窩子的話,無法跟他說;當你有了深度的思考和感悟,無法與之交流;當你有了困難和麻煩,又哪裡敢發過去求助的訊號,又哪有自信能被接納和幫助。

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些什麼?失意些什麼?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會因為經歷、背景、閱歷、不同文化等而產生誤解甚至衝突,心懷善意,努力化解,化解不了,避而遠之,就行了。

世界有時候是很大的,而胸懷也要寬大一些為好。專注於那些好的、向上的、積極的、真心關懷自己的,而不是相反的那些。對後者,忽略、遺忘、置之一笑。

4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社交,不止意味著我們認識多少人,更有其質量的要求,否則,便只是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罷了。

與其被低質量的社交塞滿,適當的取捨、適時的獨處或許才是我們更應該去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把最珍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一個人的光和熱是有限的,不必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活裡。有些人不適合並肩,有些人不值得留戀,有些人不過是拖累。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跟讓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有所取捨,才是對人生的不辜負。

其實仔細想想,一個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不要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我們對無謂的人所發生的無謂的事情身上。所以,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