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從古至今,商業社會里,有著“獵人”和“

農夫”兩個族群,“獵人”的思維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狩獵式,一種是漁獵式;

狩獵式:所謂的狩獵思維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打獵生存的思維模式,獵人思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純機會導向型的,具有狩獵思維的人不斷的去尋找新的獵物,不斷把握新出現的機會,以期待一擊而中,立馬有收穫,如果獵物跑了,這次狩獵行動就算是失敗了。狩獵思維在改革開放初期表現的尤其明顯,大部分商人都是每天都在尋找賺錢機會,希望短平快的賺錢,甚至是一夜暴富。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對於營銷而言,狩獵思維就是把客戶當作獵物,然後希望一擊而中,如果擊不中的話,就宣告失敗了,再去物色下一個客戶,沒有站在一個長週期角度看待成交過程,缺乏“存養客戶”的意識。

當然,狩獵思維的優勢,就是善於發現最合適的獵物,他們對容易成交客戶的嗅覺比較靈敏。所以,狩獵者也有自己生存之道。

狩獵思維如果用在投資上,就是典型的短線投資,也可以稱之為“投機”,就是下注在股票的短期波動上,這個波動除了各種事上因素帶來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帶來的,因此不確定性太大,當然短線投資有短線投資的生存方式。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但是因為獵物的出現是不確定性的,並且不是每次都能擊中獵物的,因此需要四處尋找獵物,頻繁的多次出擊打獵,才能讓自己獲取安全感。一旦成功,一段時間內就衣食無憂,就像業務開發有一句話“半年不開張,開張管半年”,但是過完一段舒服日子,馬上就要尋找下一個客戶,生存的不確定因子太多,有的獵人收穫頗豐,但是大部分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

追求以錢生錢,賬面數字常常隨市場環境變化大起大落;那些用錢砸廣告的人,差不多都是打獵的方式在營銷。

漁獵式:也就是常聽說的釣魚式營銷,強調的是魚鉤,魚餌,魚塘這三個關鍵要素,現在很多人都在運用這種漁獵式營銷,效用最高的是跟魚塘主合作。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所謂農耕思維起源於中國人的農耕生存方式,中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到現在依然還是中國人最主流的生存方式,只不過農耕的工具和農耕的方法有所升級而已。

我們理解的農耕思維是一種長線投資思維,就是既考慮當下,也要不斷為未來埋下伏筆、為未來播下種子,就像農人在地裡埋下糧食的種子,不指望它馬上開花結果,而是等待它慢慢的生長,在這個過程中,要有長期的耐心,從播種到澆灌、施肥,到漫長的生長期,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通過不斷付出,耐心等待,自然瓜熟蒂落的過程。

最聰明的農夫,並不單單投資一塊田地,他把心血分散在不同的田地上,平衡地耕耘不同的土地。當開墾第一田之後,等待收割之時,就應開墾另一塊地;當第二塊田開墾開始播種以後,亦要籌備開墾第三塊田。如是者不停開墾,到第一塊田收割以後,接著就是第二塊田的收割,如此類推,收割將是一塊接一塊,連綿不斷。好的銷售員應當像這樣農夫,只要時間編排妥當,就能不停地收割。銷售員手頭上應同時跟進多個客戶檔案,一個接一個地編排進展,當一個檔案跟進以後,應知道下一步跟進的是什麼。就算不是每個客戶都交易成功,起碼天天不斷有可以接洽跟進的客戶。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農夫”則被冠以“實幹家”的稱呼,一步一個腳印,雖然步伐相對慢一些,但卻能始終穩步前進,持續創造長久價值。

獵人,漁夫和農夫模式並沒有對與錯,創富也沒有密碼,如果說有,唯一的密碼就是“價值創造”。

如果獵人的誘餌和漁夫的魚餌都是貢獻價值,也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很多獵人和漁夫太心急,放出的誘餌或者魚餌雖然都是誘人,但後續提供的都是沒有價值的東西,長久下來,這些打獵者很多時候都是處於捱餓狀態。

當我們擁有打獵這種思維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安分的,總想賺一些快錢。

其實這也難怪,因為自己沒有穩步發展的事業,只能靠單次多賺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運用這種方式進行營銷,消費者看起來像獵物,制定的營銷戰略像狩獵計劃,而營銷教科書看起來更像狩獵指南!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打獵思維只對某一小部分客戶是有效的,往往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客戶群體,實際上如果把客戶按照最簡單分類,客戶有兩種類型,一種是

飢餓型,一種是觀望型

飢餓型客戶會是急需要某樣產品,就好比我現在很餓了,這個地方有沒有其他的吃的,不管是麵包還是飯只要有吃能解決溫飽那我就去購買,這類剛好看到你這裡有這樣的產品就立刻購買,需要解決當下急需的問題;但觀望型客戶是可要可不要,總是想對比下價格,對比下其他的性價比,並且觀望型客戶所佔比重更大,人數更多。

針對這樣兩類客戶,需要用兩種策略,一種是打獵型,一種是農耕型;

打獵型是針對飢餓型的客戶,農耕型是針對觀望型客戶。


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的區別及營銷中的應用

閱讀更多精彩美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