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东江湖,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北部的资兴市境内,是南岭和罗霄山脉南部合围的湖。

它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历史文明于一身,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其中,雾漫小东江更是东江湖风景区一绝。小东江的水是由东江湖大坝水下100米引出,水底的温度一直保持在8-10℃之间,每当4-10月水面温度上升至20℃,水温与空气温度相差较大时,便形成了烟雾袅袅的美景。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从东江湖旅游区门楼到东江大坝,沿蜿蜒狭长的12公里小东江前行,在令人止步陶醉的湖面上,你随时可以看到小东江魔幻般的雾色,轻纱漫舞,云蒸霞蔚,宛若一条白色的玉带在峡谷中飘舞,荡舟其间,似腾云驾雾,堪称“中华奇景,宇宙奇观”。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然而,这样一个宛若仙境的湖泊之下,却埋藏着如“亚特兰蒂斯”般让人好奇的千年古村聚落。

1

1986年:

一个湖的形成

数座城的淹没


1986年8月2日,东江大坝关闸蓄水,形成了当今的东江湖景区。此次蓄水,共淹没了11个乡、67个行政村、466个村民小组、7个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汝城县部分村,淹没粮田沃土7.2万亩、林地13.7万亩、房屋180万平方米,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变成了水乡泽国。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淹没区曾经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经济富庶,被人们称为“粮仓林海,油库银行”。这其间藏着的故事和传说,如今都静静地沉在东江湖底,说予游鱼和水草,还说予思恋它的人。

2

旧市乡:

旧时县治藏着的

千年楚越魂

旧市乡因“旧县”而得名,位于东江湖淹没区。旧市是资兴县故治,因其水患多发,祸及邑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徙治。后改为福星圩,又称旧县,今称旧市。

旧市乡有一座庞大的古墓群,名曰九十九堆。古时被称“疑冢”,又作“梅花落地”,相传因山川灵淑之气荡漾而成,并非人力所为。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示例图,非旧市九十九堆)

其时代上至春秋,下至唐宋,其中有80座为战国墓,出土了不少楚、越文化遗物。这表明楚的势力早在战国早期就到达了资兴,其年代约在“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之前。而在我国古代,越族分布地域很广,百越杂处,占中国东南及南方,包括如今的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及至安徽、湖南诸省。即早在楚人入资兴之前,资兴已有一支百越势力的存在。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百越族祭祀)

也就是说,以美景闻名于天下的东江湖景区湖底,沉没着一座千年前的古村落。而千年以来,旧市乡人在此地用心经营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解放前,旧市街曾是资兴安仁等地小贩到广东挑盐落宿的重要码头,每天人来船往,一派繁忙景象。每逢圩日,旧市街上更是人头攒动,颇具地方特色的土产山货,为整个市集增添了别样风味。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热闹如《清明上河图》)

据记载,1985年(即大坝关闸前一年),旧市街有居民近百户,店铺近百间,人来人往,生意兴隆。每一户人家的闲谈声,每一间小店的叫卖声,都热闹地交织在旧市小镇的日常里。

3

清江乡:

世间再无

玉泉映月

资兴八景之一的玉泉映月,便在此处。

玉泉在南乡井头,旧传古寺为龙所陷,又传李广与毛从诗大战后,洗浴所用,方广十余亩。当地人环以石栏,渟洪澜静,每当素魄照临,水月交辉,有“月点波心一颗珠”之妙。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每逢月圆之日,村民纷纷结伴来此,既见皓月当空,又观水中倒影,偶有清风,水波粼粼,颇有苏子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观感。

只是如今,也已沉入东江湖湖底。就算是此时月出东山,也难得再见到当时明月了。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4

渡头乡:

峡屿的枣子

秀流的女子

渡头乡,与旧市乡一样,位于东江湖淹没区。不一样的是,“渡头乡”已永远从资兴市的行政版图规划上消失了。

在往日,渡头乡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峡屿和秀流两个村子。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今秀流村远眺)

“峡屿的枣子,秀流的女子”,这一句话在乡里广为流传。直到如今,要问问村子里的老人,他们也能说道一二。

峡屿村的枣子个大肉脆,气味香甜,闻名乡里。若要说峡屿村为何能与秀流村齐名,就不得不提到一座牌坊。在村口,伫立着一座木制结构的牌坊,匾额上写着“累世登科”四个大字,据传为明朝时所建,用以纪念村子出现过的文人进士。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示例图)

而在秀流村,同样也有一块以花岗石为底,篆刻着“节妇坊”字样的牌坊,建于1738年。虽设立年代不同,总难免与峡屿村的“累世登科”配对,总心下无端生出一副才子佳人的画像来。

秀流的女子在乡里,是出了名的优秀。中国四大女作家之一的白薇,便出生于斯,求学于斯。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白薇)

白薇,原名黄彰,清光绪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于兴宁县南乡渡头秀流村,少年时期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萌生反封建意识,先后参与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并为革命胜利四处奔波宣传,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湘南游击司令部第三大队顾问。

在60余年创作生涯中,白薇著有大量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其代表作有剧曲《琳丽》、剧本《打出幽灵塔》、长篇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等,就连毛泽东见到她时,也说“我常记起你,你和丁玲是我们湖南的女作家”。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丁玲)

白薇面容姣好,秀丽端庄,与秀流村许多女子一样,细眉弯弯若柳梢月,浅浅笑意如桃花红。

渡头乡除了有出名的两座村子,资兴八景之一的兜率灵岩也在其辖区内。

兜率岩,位于资兴市东江水库中的一座岛屿上(蓄水后称岛屿,在当时只是山上的一个岩洞),峭壁临水,山腰有所庙宇,叫“兜率庵”,庵的后面便是兜率岩洞。相传为李广将军射箭击中山体所致,其间钟乳倒垂,天然物象。洞底许多晶莹透明的细石,用灯光照射,光芒闪烁,宛若天河群星,璀璨夺目。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只是如今,兜率岩尚在,峡屿的进士和秀流的女子却不复。百年修来“牌坊登对”的缘分,只能随着蓄起来的滔滔东江水一起,静静地沉在湖底中了。

除了上述的乡村外,黄草乡的碉堡,龙溪乡的茅草屋,布田村的一方田地,都见证着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坪石乡、滁口乡、国营单位等等,都在为东江湖的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东江湖移民博物馆内图)


5

小结

2017年7月7日,东江湖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详细介绍了东江库区移民的过程以及被淹没的乡镇等地方,向世人展示了东江湖库区移民以极大的毅力和胸怀为建设东江大坝而奋斗,为东江水库建成而奉献的精神。如今,新的家园已经建起,新的生活也将继续。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东江移民博物馆)

虽说故土难移,公路、梯土,新房、集镇、乡情依依,寄托了多少代人的思恋,但他们仍鼓起勇气,在新的土地上,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就像在当年的村落中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在苍松柏树下,摇着蒲扇谈笑;忙时在山林田间,挥汗如雨。

所谓人生,不就是需要去面对诸多不同,并对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倾注热情,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么?

参考:

袁晓燕:《揭秘资兴“九十九堆”》 来源:郴州日报

蒋任南:《饶有趣味的资兴市乡镇地名考》 来源:资兴市旅游局

《湖水深处好风光——东江水库淹没区原貌纪实》 文字整理

湖南东江湖:怀念那些,被淹没在湖底的繁华与人间事

新县志,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