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店学徒到台湾首富,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身家高达3300亿

目前许多的华人富豪都到了财富交接的时候,毕竟整个华人富豪榜的上榜富豪平均年纪都已经达到了七八十岁了。李嘉诚在前几年就已经安排了自己的财产分割方案。除了把遗产交给后代外,许多富豪更愿意把财富捐给慈善机构。

台湾首富王永庆在去世前,就依然累计捐出了数百亿的资产,这些资产组成了信托基金,从事社会慈善。王永庆的会计师说,王永庆担心自己的遗产被政府乱花,于是很早就组成了信托基金。

从米店学徒到台湾首富,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身家高达3300亿


王永庆非常早的时候就设立了“王长庚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王詹样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两大基金由台湾银行操作,王永庆要学习美国的洛克菲勒的模式,希望家族的子孙永远不分家。

王永庆应该是华人世界唯一比李嘉诚更富豪的人。

王永庆祖籍福建,几代人都是种茶为生,过着艰难的生活。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守着自家茶园,只有一点点收入勉强度日。不过在王永庆9岁的时候,王长庚生病了,卧病在床。王永庆小小年纪就开始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15岁那一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后就去茶园做杂工,算是正式进入社会。之后他又去了台湾嘉义的一家米店做学徒。不过王永庆跟别的学徒不一样,他这一年中留意了店里的一切,一年后他一家熟悉了米店经营的一切流传。一年后16岁的他决定自己做老板。

他的父亲帮他跟亲朋好友借到了200元给王永庆作为启动资金。当时别人都是坐在店里等着生意上门,只有他是主动上门推销,他还免费客户掏陈米、洗米缸。慢慢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当时许多米商都会掺一下小沙石进入,而且买主都习以为常。不过王永庆却会把这些小沙石都捡干净再出售,他出色的营销能力,让他的小米店生意兴隆。

从米店学徒到台湾首富,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身家高达3300亿


王永庆只所以是誉为经营之神,是因为他总是能审时度势选择经营的行业,而且每一个行业都做得很出色。开了几年的米店,他已经获利颇丰,还开了一家碾米厂。

战争结束后,他观察到经济要复苏,建筑行业一定是百业之首,于是他开始进入木材行业。他在木材行业同样取得成功。这个茶农的儿子,居然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不过木材毕竟门槛太低,慢慢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王永庆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快就选择了转型。

他要选择一个有技术门槛的行业,当时台湾经济快速发展,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纺织、水泥、塑料等工业发展得非常快,这些工业产品需求量极大。当时台湾的化学家出国考察好,觉得台湾本土的塑料产品还是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于是许多塑料厂纷纷转型。

不过在大家都退出的时候,王永庆却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他通过了自己的观察,发现台湾是有条件做好塑料这个行业的,因为台湾有遍布全岛的烧碱。不过当时许多人都嘲笑他。

从米店学徒到台湾首富,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身家高达3300亿


1954年,王永庆筹集了50万美元开始成立了台湾第一家塑料公司,3年后台塑的工厂建成开始生产。第一批100吨的产品,最后却只卖出了20吨,于是那些人更加嘲笑王永庆。不过他却知道卖不出的关键是在价格,不是产品的质量,而要解决产品的价格问题就必须实现更大的量产。于是他下命令加大生产规模,并且拿钱出来把公司的股份全部买下。果然他的产品价格一下降,马上就脱销了,第二年他又建立了一个塑料加工厂。

他的台塑集团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从年产1200吨变成后来的每年100万吨。台塑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料生产企业。

在王永庆的带领下,台塑下属有9家公司,涉及到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行业。台塑也是台湾的第一大民营企业,公司的营收占到每年台湾GDP的5%左右。

拥有如初庞大的资产,王永庆到底有多少钱,他的财富直到他去世的时候,才被公开,总共达到了3300亿新台币。他也是那个年代中唯一一个敢说比李嘉诚还富有的人。

从米店学徒到台湾首富,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身家高达3300亿


王永庆虽然贵为台湾首富,但是他却一生清贫,他一条毛巾就用了许多年,常常都是穿着运动服。王永庆常年坚持运动,他每年都参加台塑集团5000米的跑步比赛。

2008年王永庆在美国去世,去世之前的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王永庆还捐出了1个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