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劉好勤

劉好勤,出生於1961年,河南省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村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汝陽劉毛筆手工技藝第66代傳承人,也是推薦傳統制筆作坊向現代企業轉型的關鍵人物。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2009年,劉好勤被評為中國製筆大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2010年,汝陽劉毛筆被商務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

2013年,劉好勤被評為2011-2012年度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代表性傳承人。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劉好勤自幼師從其父親劉家祥學習制筆技術。特殊的是代理為了學習制筆技術,劉好勤客服種種困難,最終掌握了製作汝陽劉毛筆的複雜工序,其中齊、墊、切、梳是汝陽劉毛筆工藝中的關鍵技術環節,為了這四道工序,他在地窖裡花了半年的時間反覆鑽研。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為體現汝陽劉毛筆製作技藝的獨特性,劉好勤對他製作的毛筆精益求精,從沒有半點馬虎和懈怠,但也絕不拘泥於傳統的制筆工藝,他認為“只有不斷創新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進入制筆廠後,更是銳意進取,據他回憶說“每逢跟廠長一起出差,趁廠長到賓館裡休息的時候,我就閒不下來,非得到百貨商店裡,文具專賣店,去看看有沒有賣毛筆的,只要看到新穎的毛筆,我就掏錢買回來研究........”出於對毛筆的熱愛,劉好勤處處留意有益元素,開闊視野,不斷改進工藝,完善毛筆品質。20世紀80年代,劉好勤就在傳統制筆工藝上發明了用於製作純紫尖小楷毛筆的“頭刀帖鋒”技術。楷書所用毛筆要求“尖”,即鋒穎尖銳,筆毫聚攏時顯鋒利,寫字鋒稜易出,較易傳神。汝陽劉純紫尖小楷毛筆就通過對筆頭三區域的合理選材,合理配比,實現了由主峰(紫毫),頭刀帖鋒(淮兔毛之第二層毛),二刀帖鋒(海門山羊之第二層毛)環環相扣,形成筆頭雛形。該技術保證了主鋒長度一直、齊平,運筆時萬豪齊力,不分叉,尤其是書寫小楷時筆力充足,勾線時運筆圓轉如意,不會出現缺角。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劉好勤作為推動傳統制筆業轉型的關鍵人物,已然具備現代企業家堅韌不拔的品質。他在繼承傳統工藝並適時創新促進毛筆發展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自20世紀80年代,人們致富的選擇日益多樣化,年輕人都喜歡外出打工,不但投資少,而且掙錢快,制筆廠留不住年輕人,生產也層出現冷落蕭條鏡像。面臨資金困難,人才缺失,市場萎縮等嚴峻的形式,劉好勤經過反覆思考,多方論證,決定在原來汝陽劉制筆刷廠的基礎上成立公司。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為了更好的傳承汝陽劉毛筆文化,2005年,劉好勤成立了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在河南、江西、北京等地設立了26個筆莊。同時建立了汝陽劉毛筆製作技藝培訓學校,每年培訓人員達200多人,使汝陽劉毛筆文化得以傳承。自公司成立以來,劉好勤始終堅持產品品質第一的理念,為了整個理念甘願花費大量時間,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致敬匠人系列——走近汝陽劉毛筆第六十六代傳承人 劉好勤

劉好勤說“我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絕非是鼓勵人安心做忙碌的陀螺,如果員工只管鞠躬盡瘁,任勞任怨的在既有技術工藝上精益求精,沒有批判、創新,那遠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