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和員工溝通的小確幸原則

老闆和員工溝通的小確幸原則

各位農創朋友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個話題:管理者和員工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溝通。

講到溝通這個話題,我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詞,這個詞是一個互聯網名詞——小確幸,即一種小小確定的幸福。

實際上,員工和老闆之間的溝通,老闆需要的是一種小確幸。老闆和員工之間的溝通,員工需要的也是一種小確幸。

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從兩個角度分析下這個問題。一個員工在工作狀態之下,他實際上是不希望老闆去打擾他的。他希望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間,專注地去工作,然後沒有太多的外部打擾。所以他需要有一個確定的、安靜的環境。這是員工需要的一種小確幸。

所以老闆和員工的溝通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溝通呢?應該是一種穩定的公司機制,是一個穩定的指標。然後老闆和員工月度一次性溝通清楚之後,老闆就要信任員工放手持續去做。只不過老闆要搞幾次過程中的突擊檢查。如果企業是這樣做的,老闆和員工是這樣在溝通,員工就是小確幸的。

反之,老闆是一種什麼樣的工作狀態呢?因為老闆的主要工作時間用來思考、尋求一些資源、回答員工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一些組織和協同以及思考外部可能出現的一些新趨勢和新風險。

所以老闆也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確幸的環境。也就是說老闆的小確幸是把一個任務佈置下去之後,他的員工能夠給他非常確定性的結論。而在這個過程中間,又能夠非常準確的提問來向他尋求幫助。

我們會發現這個小確幸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就是員工和老闆都需要有一個安靜、獨立的能夠沉浸在工作中的一個環境,同時他們也需要被反饋。老闆需要員工精準的提問和反饋。員工需要老闆不定期的在工作過程中進行檢查。這是確定性溝通的一種環境。

如果這個事情做過了會發生什麼?比如說老闆檢查太多了,員工會感覺到不信任。員工騷擾老闆太多了,問題不停的拋,老闆會感覺到這個事情會不會是模糊的、會不會有問題,甚至他會把這種模糊的問題詢問更多的人,看別人有沒有這種狀況。而這樣就形成了團隊內部非常大的一種內耗。因為你的提問讓老闆不明白了,他佈置的任務是不是出現了問題。你在不停的啟動他的引擎去進行自我反思,反而形成了很多的干擾。所以說一個員工能夠精準的提問和向老闆尋求幫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員工能夠承擔指標完成自己的職責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