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盲目戒烟?

qzuser202562940


不要盲目戒烟,因为戒烟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复吸,而复吸会加大对身体的危害。

戒烟是一辈子的事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决心戒烟,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

也不会无缘无故戒烟一样

如果心理准备尚不充分

就不要盲目戒烟,很容易失败

只做好准备才能打一场胜战

否则,很难让XX从良一样的困难

仓促戒烟更容易半途而废

有人说:戒烟要转移注意力

有人说:戒烟要使用戒烟贴

有人说:戒烟要吃戒烟花

有人说:戒烟要用电子烟替代

有人说:戒烟要用慢慢减量法

.....

戒烟成功的方法,可以说各有千秋。我是这样成功戒烟的:

一、通过体检深刻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此果断做出戒烟决定。

因为吸烟带了行动力和脑力的不协调、工作能力变差、胸背隐痛、头晕、气喘、焦虑、失眠、牙龈出血、牙齿变黑、口干、舌苔发黄、嗓子不舒服、咳嗽吐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决定去医院体检。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戒烟意志。


二、开始戒烟时,我扔掉了没抽完的半包烟和打火机还有烟具。我知道戒烟是自己与欲望较劲,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要从现在开始坚定意志,加强体育锻炼,有事没事动起来。让锻炼改善体质,累积正能量,排除烟毒并记录自已戒烟前后的身体变化,慢慢体会戒烟带来的健康气息。反复坚持三周以后,基本上身体就不会依赖尼古丁了,然后重复保持这种生活习惯,坚决拒绝复吸。


三、戒烟期间,我也反复看了别人的戒烟方法,成功戒烟体验以及对比了戒烟前的各种身体危害程度,从而能让自已真正的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当然,戒烟还需要用时间来贯穿始终,是一生都需要去执行的任务,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


四、戒烟后,的确像一变了一个人,得到了重生一般,和原先完全是两个状态,这种感觉太好了。睡眠变的好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牙齿再没难受过,没有咳嗽过;血压变的正常了,再没有感到头晕过;亚健康症状消失了,比如:行动力和脑力的不协调、工作能力变差、焦虑、失眠、舌苔发黄、心智不畅、气血淤阻、胸背隐痛、牙龈出血、口干、头晕等。


如果你真想戒烟,那就先从改变自已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让健身或运动成为你的新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想戒烟的人,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没有用的,正所谓: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生命只有一次,岂能毁在烟草上?只有彻底丢掉你手中的香烟,你的世界也会有诗和远方。总之,能够成功戒烟的人,会在一生当中会更容易克服困难,更加的自信。


生命只有一次,岂能毁在烟草上?马上丢掉你手中的香烟,你的世界也会有诗和远方。

不管戒烟失败过多少次,都要坚定戒烟。


戒烟当中,你会重新认识自己,会有很多收获,会提升你的幸福感。

顺祝成功戒烟,身体健康。


战论


差点看成了“为什么不要盲目吸烟?”,觉得是个好问题,好好回答一下。不少人吸烟🚬习惯的养成,最初都是盲目。确实如此,有谁不是盲目吸上烟的呢? 抽烟有害健康,所有烟民都知道,在国外买香烟的时候,烟盒也印着各种不堪入目的图案,吸烟皮肤会变差,肺会烂,会阳痿,口腔溃疡之类的配图,来劝诫大家少抽烟、不抽烟。因此,不要盲目学会吸烟!

那“为什么不能盲目戒烟?”,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吸烟者不想戒烟 找的借口罢了。确实,烟该戒,不能有借口,毕竟吸烟百无一利。但吸烟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成功需要一个过程。医生比普通人更了解吸烟的危害,按理来说他们都是最不该吸烟的人群,可我作为医生,从上医学院到参加工作,见过不少医生的白大衣兜里都装着香烟和打火机,身上都散发着烟草的味道,在工作休息的间歇,会在楼梯口或者室外抽烟。记得一个泌尿外科的老大夫,给我讲他的三次戒烟经历,三次复吸的情景。他戒烟后都会经历一段无事可做、焦躁不安、郁郁寡欢、不想工作、甚至疲劳失眠的痛苦,一次戒烟后因不想吃饭、睡眠不好得了一场重症肺炎,最严重的一次想自杀,最后都没法解决还是复吸了。已长时间吸烟的人身体已经对尼古丁产生依赖了,如果盲目戒烟会打破身体生理内部结构的平衡,造成其他的危害。作为一种上瘾性疾病,突然戒断,主要麻烦就是应对身体突然爆发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调节好,一是容易患上抑郁症,而是通常熬不过自己会造成复吸,三是长期不能调节自己、可能会让身体的免疫力得到破坏,从而患上其他疾病。所以,有严重烟瘾的人,烟该戒,但要有计划,要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戒掉,实在不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戒烟“事业”。



肿瘤何大夫


抽烟对人体健康不利,这大家都知道,现今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所以一些人便决定开始戒烟,但戒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不可盲目的戒烟,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盲目戒烟

所说的盲目戒烟,是指没有计划、目标、不科学的戒烟。很多人一时兴起便决定开始戒烟,他们选择否定、对抗戒烟方法,主要是以扛、熬心理进行抗拒吸烟的渴望。

盲目戒烟危害

因为人突然停止抽烟,一些烟龄久的烟民身体就易产生应激症状,便是我们平日说的戒断综合症。由于盲目、强行的戒烟,会不断形成强大、严重干扰人身心平衡的不良表现,主要为:出现焦躁、抑郁、不安、愤怒等。这些不良情绪可对人的身心形成很大伤害,特别长久的强烈心里冲突,杀伤力更大。

现代医学表示,人的身心是和谐的整体,人体自身便是良医,百分之八十五的健康问题均来自不良情绪,由于这种情绪可破坏生理机能,不利于免疫抗病及内分泌等系统和神经方面发挥,对人体伤害大过烟毒。尤其是存在重疾病人,盲目戒烟更危险,戒烟好处和盲目、强行戒烟造成后果比较,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盲目戒烟基于错误认知

戒烟者觉得戒烟,就会遭到痛苦,戒烟便是长时间坚持不抽烟,这样就能戒烟成功。所以他们觉得吸烟者戒烟就是坚持抵抗吸烟,但意志力戒烟只可保证抽烟的人不再抽烟,却无法保证他们回到不抽烟的心理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在不能够化解戒烟痛苦之前,就进行盲目、强行戒烟,除了较难成功,且于健康影响较大,还存在危险。所以,只有全面了解盲目、强行戒烟这一错误认识,从心理上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才能科学合理的戒烟。


光线医生


作为烟龄接近三十年,现在戒烟一年三个月整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很合适的。

题主说,想戒烟,恭喜你这么想但尼古丁成瘾很难戒,为此人们编造了很多理由来逃避。

但烟草危害实在太大,所以为了健康,不仅是自己的健康还有身边人的健康,还是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将它戒掉。

“但是很多人又说戒烟反而会让身体不平衡,更容易生病,很多人说是盲目戒烟的结果。到底什么是盲目戒烟啊?”

盲目戒烟说法很不合适,如果说不要毫无准备仓促戒烟,那样戒烟的成功率低,还有点道理。真正值得讨论的是前半句话是真是假。事实上,在毫无外力帮助的情况下,

能成功戒烟的人只占尝试戒烟人中的4~7%,所以人们开发了戒烟药来帮助戒烟,在一些国家戒烟药是医保报销的药物。


戒烟真的会让身体不平衡,更容易生病吗?

对于长期吸烟者,戒烟,会导致戒断综合征,而戒断综合征的确很让人难受,同时,当机体开始修复自己的时候,就像伤口快好的时候发痒,这时候会有各种身体症状,但这些迹象代表的主要意义是身体在恢复在建立新的平衡,而不是什么会让身体不平衡,身体只是从被毒害的状态过渡到健康态,这个过渡过程会产生一些难受的症状而已。

只要我们对戒烟后会发生什么事,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就不会被貌似有理的胡言乱语所迷惑,也不容易半途而废,将戒烟坚持到底。而所有身体和心理症状,大约持续一年时间,所以戒烟的第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也是那些编造出盲目戒烟者们所谓的“会让身体不平衡,更容易生病”的一年。

当然,总有些人在戒烟期间发生重病,比如肺癌或其它肺部或其它什么严重疾病,这些人要么是纯粹的偶然,要么是烟龄相当长的老烟民。

但是,正是这些严重疾病,在爆发前,已经让他们感觉到吸烟非常难受了,换言之身体已经再也承受不住烟草的刺激了,结果在停止吸烟一段时间后,查出大病,或者大病爆发,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戒烟后身体的恢复时间

首先,在35岁以前能戒烟的人,那么到60岁时,其身体状况类似于从未吸烟者,即身体的恢复能力基本能将身体复原。但即便超过35岁以后,任何时间戒烟都能得到好处。戒烟再早都不嫌早,只要体检没有查出啥大毛病前,再晚也都不嫌晚。



戒断综合征都有哪些主要表现?如何应对?

  • 头晕眩晕疲累

吸烟会导致血压上升和心跳加速,也是烟草对心血管造成危害的原因之一,而戒烟的人,随着停止吸烟,血压和心跳恢复正常,身体吸氧量有所下降,此时的确需要让身体重新适应新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所以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头晕、眩晕的现象,但这个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但身体几天内就能慢慢调整回来,所以戒烟初期,多睡觉就能从容应对。

  • 咳嗽、干渴、胃部不适、便秘、手脚微微发热

注意,这些症状并非全部都会出现,比如我就没有出现便秘和手脚发热,至少当时没有这个感受。但咳嗽加强,而且持续了较长时间,期间感冒一次,更是咳得死去活来,迫使我吃了中枢镇咳药,但我知道这是被尼古丁毒害的纤毛,现在开始重新恢复运动的结果。自那次咳嗽好之后,就几乎再没有咳嗽过,哪怕后来也发生过一两次轻微的感冒。从前,在吸烟期感冒也是会咳嗽的,而且每年冬天必然咳得死去活来的,但今年冬天过得很爽,哈哈哈,几乎没咳。除咳嗽外,其它症状通常几天内就会好转。

  • 烦躁、焦虑、易怒、睡眠障碍

这些问题在数天或数周后好转,但对烟的心理依赖的戒除,是个长期斗争的过程。


  • 食欲上涨,可能导致体重急剧上升

由于尼古丁抑制食欲,因此吸烟者大多容易消瘦,但戒烟后,食欲开始恢复,我就有一段时间特别馋,啥都想吃,这时候一定要配合上锻炼身体,通过锻炼身体来控制体重,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来控制,比如神药二甲双胍。


  • 口腔溃疡

准备好漱口水,同时每天刷三次牙,吃完饭尽快刷牙。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 抑郁

真正的问题是抑郁,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我吸烟期间就经常抑郁,而尼古丁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所以当我戒烟后,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其它对我来说都是小问题。但抑郁要是解决不了,那戒烟大概很难成功。

我是通过强迫自己增加社交活动,强迫自己每天出门走走,到公园转转,强迫自己哪怕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就为增加和人接触的机会,哪怕都是陌生人,但呆在人群中,就能调节情绪,同时增强运动也能大大缓和情绪。

是的,戒烟不仅是戒烟,你得给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肯定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摆脱对尼古丁和焦油刺激的依赖。


三思逍遥


作为一个坚决不抽烟的男人,我听到过很多戒烟者向我诉苦“戒烟有什么危害”。

我给大家讲一个最典型的故事,是我同事小马6次戒烟的过程。

小马是大学学会的抽烟,后来交了女朋友,女朋友逼他戒烟,于是他开始戒烟。戒了1个多月就放弃了,因为他戒烟以后就一只狂吃,体重从140斤长到了170斤,于是为了健康,他放弃了“盲目戒烟”,他说“戒烟活导致体重迅速上升,很不健康,还是抽烟好”。

第二次戒烟是快毕业时,他体重已经长到了200斤,他决定要改变自己,于是想戒烟和健身同时进行。又是魔鬼般的一个多月,他掉了20多斤,他说“看来还是不能戒烟,这么暴瘦,对健康不利。”因为变瘦,他又放弃了戒烟。

第三次戒烟,是结婚的时候,准备要小孩了,于是开始戒烟,结果第一周就口腔溃疡,于是又开始戒烟。

过了个把月,还是因为要小孩,再次鼓起勇气戒烟,口腔溃疡也忍了,结果智齿发炎,拔了智齿,一怒之下又开始抽了。这是第四次戒烟失败。

3个月过去,还是因为要小孩,再次戒烟,坚持了2个月,因为买房子到处跑,压力过大,于是又抽了起来。

第六次戒烟,听说他的同学因为戒烟得了糖尿病,吓得小马赶紧抽根烟压压惊。

你看,戒烟多么恐怖,戒烟简直是万恶之源啊,为什么要戒烟呢?反正随便一个借口都可以打败戒烟。真正想戒烟的人,再难受也会坚持,不能坚持的人,说什么也没用。


傅一声


我曾在头条里发表过一篇关于吸烟不影响人的寿命的短文,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那么,吸烟到底影不影响人的寿命呢?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寿命长短的决定因素。而吸烟影响人的健康,是不容质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戒烟是完全必要的。会吸烟的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尽可能地做到少吸烟或者不吸烟——戒掉。

过量吸烟,这里说的是过量,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一生最大的不幸,叫做失误也行,就是过量吸烟。据有关资料说,鲁迅先生清晨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吸烟,蚊帐也被熏得焦黄。工作时更是一支接一支,很少间断,“每天要抽五十到六十支”。鲁迅先生还错误地认为,自己虽然每天吸烟很多,但烟却被吐出来了,对身体危害不大。他不知道烟中的有害物质是吐不掉的。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而且烟瘾很大。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他从东京回仙台,买好车票和付了饭钱之后,手里还剩下两角银币和两个铜板,他想火车一夜就可到达仙台,这两角银币和两个铜板已经无其它用途了,于是就全部用来买了香烟。不料中途却饥肠辘辘,幸亏一位老妇人送给他煎饼和茶水充饥,才解除了饥饿的煎熬。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九日死于肺结核。当时,鲁迅先生的肺结核已经是不治之症了,而过量的吸烟更加恶化了他的肺病。可以说,是肺结核病和过量吸烟共同夺去了鲁迅选的健康和生命。也可以说,鲁迅先生这颗中国文坛上的巨星,是在肺结核病和香烟的雲雾中殒落的。

美国有一位名叫威廉•伊森巴格的人,在美国《读者文摘》1992年4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烟草传奇史》的文章。现将该文的有关内容引述如下,读者或许能从中有所领悟。

文章说,在遥远的将来恐怕会有这样一条消息:“考古发现证实了古老人类的最古怪的行为之一:男人和女人们常点燃装满烟草小颗粒的纸管子,把烟吸入肺中,其活性成分是尼古丁——一种油质、无色的毒性物质,而几滴纯净的这种物质足以致人立即毙命”。

“从来没有一种有毒的物质象烟草这样在一种文化中如此根深蒂固。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美国人每年在香烟上的消费是420亿美元。每年死于过量吸烟的美国人人数是死于越战的6倍”。

文章还介绍了烟草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对烟草的认识。

1492年——可伦布的船员拉齐奥•德•吉雷兹注意到古巴土著人点燃干烟草叶,并吸入产生的烟。德•吉雷兹亲自尝试了一下,他便成了欧州第一个吸烟者。回到西班牙以后,他的阾居们看到他嘴里冒烟,惊讶万分,认为他是魔鬼附身,宗教法庭把他投入了监狱。

1518年——西班牙探险者们发现阿兹台克人和玛雅人利用空芦苇管吸烟草,探险者要过来试了试,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向别人讨烟吸。

1560年——法国驻葡萄牙大使让•尼古特把烟草寄回法国以治疗多种疾病。几百年后,化学家们把烟叶中的有毒物质命名为“尼古丁”。

1612年——约翰•罗尔菲在弗吉尼亚的詹姆士种植了世界上第一批商业烟草作物。

1776年——乔治•华盛顿在独立战爭中,不敌英军,纽约失守。他发出一封求救信以振奋士气:“喂,如果你们没有钱,就送些烟草来”。

1843年——法国垄断集团开始大量生产西班牙纸烟(香烟)。这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市的乞丐们起的名字。乞丐们把别人扔掉的雪茄烟屁股与鼻烟沫用纸卷起来吸,并给它起了个浪漫的法国名:香烟。

1881年——一种能日产12万支香烟的卷烟机获得了专利。此前,香烟一直是手工生产。到1900年,香烟已有160多种牌子。

1916年——美国烟草公司推出了“好彩”牌香烟。在广告中,受到了著名歌剧演员们的推崇。

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发表了一篇题为《烟草对人体有害吗?》的文章,这是第一篇讨论烟草有害的文章。此后的数十年间,发表了数百篇关于吸烟与健康的文章。这类文章的题目有:《肺癌日益增长的恐怖》、《拿起一盒烦脑》、《成纸箱的癌症》、《你走错路了,亲爱的》、《我让你得癌症,你介意吗?》,等等。

1927年——英国医生泰勒科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在他所知的每一例肺癌中,患者都吸烟。

1938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位生物学教授对6813人做了抽样调查,发现不吸烟者或少量吸烟者能活过60岁的占66%,而过量吸烟者只占46%。同时,骆驼牌烟广告则称吸烟能解除疲劳、帮助消化。KooI牌香烟广告则称吸烟能防治常见的感冒。OldCoId则宣称说:“就是抽一整车的烟也不会咳嗽一下”。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宣布烟草为基本作物,烟草种植者可缓服兵役。

1947年——最热门的歌曲之一是:“抽烟!抽烟!抽烟!”,由台克斯•威廉姆斯灌录。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我已抽了一辈子烟,现在还没死”。

1948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吸烟可以缓解紧张的精神,故无需反对”。

1953年——罗纳德•里根出现于一则杂志的广告中,他嘴里叨着一根香烟,说道:“吸后无不适感”。

1954年——在每年一度的美国医学协会会议上,美国癌症研究会报告说,在男性吸烟者中患癌症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5%。然而,可笑的是,此报告却是在烟雾迷漫的房间里讨论的。

195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在香烟广告中宣称吸烟有益健康。

1966年——香烟盒上开始带有一条说明:“注意——吸烟有害健康”。1971年,香烟盒上的警示性语言上升为“吸烟是危险的”。

…………。

鉴于过量吸烟有害健康,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实行戒烟的要求。挪威实行全国性戒烟;新加坡决定每年12月15日为“全新加坡无烟日”;德国、巴西也颁布了戒烟令。我国有许多行业和公共场所也做出了禁止吸烟的规定。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以上简要回顾了烟草发展的历史,以及人们对烟草的认识。烟草能给人们带来巨额财富,也能给人们带来疾患,毫无节制地过量吸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染上了这种不良习惯,就应当严格地控制自己,尽量少吸烟或干脆把烟戒掉,以求获得身心健康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生。

有人会说:“我知道吸烟有害,很想戒掉,可就是戒不掉”。戒烟需要坚强的毅力,无论是开会、洽谈生意、和朋友聚会,还是伏案写作、外出旅行以及无事闲坐,烟瘾犯了时,香烟递到手上也不去碰它,这样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烟戒掉。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烟戒了。当朋友递上烟时,为了顾及面子,就又抽上了。这样是戒不了烟的。要想真心戒烟,一是要有顽强的毅力;二是要有不怕丢面子的勇气。否则,就难以达到戒烟的目的。

如果吸烟量大,烟瘾大,戒烟最好是慢慢来,由大到小,由小到少,由少到无(不抽)。过急,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挽回的问题。我单位的工会主席王X坤,吸烟量大,烟瘾大,由于戒烟操之过急,不到半年,死了。看来戒烟,真是不能盲目地进行,这个教训极为深刻,只得特别警惕


布衣闲人10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不仅害了自己,也会给身边人造成健康危害。据数据显示:一人吸烟全家得肺癌的风险比常人增加三成。

所以很多人开始了戒烟,但是有些人觉得突然戒烟后身体会很不舒服,难道对身体有害?

突然戒烟,对身体有危害吗?

真相:专家表示:一般吸烟已经超过二三十年的人群,在戒烟初期,身体的确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被称作“戒断症状”,对健康影响不大。所以,“戒烟反伤身”的确没有科学依据。

戒烟初期,身体会出现8种“不适”

戒烟初期,人体确实会出现“各种不适”。大多数戒断症状,会在停止吸烟会的48小时达到高峰,依据烟龄长短,症状彻底消失有时需要约半年时间。

扛过“8种”不适,就能戒烟成功

研究表明,吸烟人群在戒烟成功之前,平均会尝试六次到九次才会戒烟成功,而很多人复吸是因为戒断反应的困扰,也有部分是不清楚戒烟的时间,怕辛苦的日子看不到头。为此,给大家整理了8种常见戒断反应,一般只要熬过去了,戒烟也就要成功了。

戒烟初期,身体会出现以下8种情况:

  • 口渴:常伴有口干,咽喉不适。

  • 睡眠中断:这是戒断症状之一,非常常见。

  • 咳嗽:长年累月吸烟后,肺会产生大量粘液来自卫。在戒烟期间,粘液会松解,从呼吸道排出,纤毛也开始重新运动。通常戒烟的人有一段时间(数周)会咳嗽。

  • 头痛:头痛可持续一天,并可能在一周后复发。其原因尚不清楚。

  • 盗汗:经常沐浴可缓解。定期锻炼的人较少出现严重盗汗。

  • 震颤:手和手指轻微发抖,可持续数周。

  • 注意力不集中:在撤除一氧化碳后常伴有一些令人烦恼的不明显症状。戒烟者的空间感和距离感都会受到影响,并会产生飘浮感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

  • 手足痒:这是由循环系统得到改善引起的。一般不会持续太久。

戒烟也有最佳年龄和最佳时间?

戒烟最佳年龄”——30岁之前

研究发现,女性吸烟者能够在30岁左右,也就是中年之前戒烟,可以避免97%的吸烟相关危害。

所以,戒烟还是要越早越好,而戒烟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立刻戒烟”!

戒烟最佳时间——始于清晨

判别一个人烟瘾的严重性,首先就看:清晨醒来的第一根香烟的抽烟时间长短。

这是因为,在一夜的睡眠之后,看一个人对烟瘾有多依赖。如果,瘾性非常强烈,吸烟欲望很浓烈的话,那么,这个人吸烟的时间就会越短,希望烟吸得越快越好,所以大口吸食,这也是评判标准之一。

而且,很多人早晨起来的时候,都是大把吸烟,因为一根两根无法满足其浓烈的尼古丁欲望,所以,这就足以看出严重性了。

当清晨开始撇掉香烟时,戒烟的成功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戒烟必经的4个重要阶段

阶段1:戒烟1-7天(最痛苦难熬的时期)

一方面是,由于多年行为习惯,突然遭到改变而不适应;一方面是,因为大脑、血液、身体的尼古丁都在被代谢掉,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戒断症状发生。

此时,是戒烟后身体最难受的时刻,一定要“挺过去”,日常可以多吃青菜、喝点淡茶水、做做运动来帮助身体对着这些不适症状。

阶段2:戒烟3-4周(生理上摆脱烟瘾)

戒烟三周开始,也就是21天,是习惯的养成周期,条件反射的不适感会因此消失。同时,身体代谢尼古丁的周期也大概为3周,重度依赖者可能持续到4周。

所以,当尼古丁代谢完毕后,各种戒断症状会慢慢消失,生理上算是摆脱了烟瘾。

阶段3:戒烟1-6个月(心里依赖期)

虽然戒断症状慢慢消失,生理上渐渐摆脱了烟瘾,但是,心理依赖却依然存在。此时,非常容易受到“一支烟”的迷惑,从而导致戒烟失败。

很多戒烟的人,到了这一个阶段,往往是身体已经各种好转,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容易对受到“一支烟”的迷惑。

阶段4:戒烟1年后(基本成功)

此时,可以说戒烟基本成功了,身体也因为戒烟,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偶尔还是有吸烟的想法,但对香烟已经不存在依赖性。

如果,此时看别人吸烟基本没什么感觉,并且面对别人敬烟的时,能坦然谢绝,内心平静。那么,说明你已经成功戒烟了。

做好这4件事,有助戒烟

1、多喝茶

建议,从戒烟第一天起,就养成多喝茶的习惯,尤其是草药茶,不仅能缓解烟瘾,还能改善戒断症状,如改善嗓子干痒、咳嗽等不舒服的症状。

2、多摄入果蔬

吸烟时,会导致身体内营养素流失,比如维生素C、B族、E等,多吃些蔬果,补充身体营养。戒烟过程中,适量补充维生素C能提高身体解毒能力,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对抗不适症状。

3、适量运动

运动能促进身体内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提高肺活量,改善戒烟过程中出现的“戒断反应”。

  • 年轻人每天至少运动半个小时,可以跑步、打球、游泳等运动。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散步、太极拳、舞剑都是很好的方式。

4、多捶背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方法: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


PiPi健康


案例一,烟民小李38岁,烟龄15年戒烟前咳嗽身体容易疲惫运动后感觉呼吸困难。戒烟后咳嗽状况消失,呼吸顺畅运动能力大幅度提高。

案例二,一名90岁老人吸了一辈子烟,住院后医生嘱咐一定要戒烟,几天后老人昏迷,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家人到后问老人怎么不舒服,老人嘴唇微动,家人赶快拿出烟点上塞到老人最里,老人吸了几口后,面色好转,也能说话了。

为什么同样是戒烟不同人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首先吸烟对健康的损害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烟瘾较小对尼古丁依赖不强的朋友,他们戒烟并不会有太强烈的戒断反应,戒断症状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烟友最适合戒烟,戒烟后身体健康也会越来越好。但是对于那些烟瘾较大的烟民,戒烟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些人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且多年来身体已经根据每日的吸烟量形成了相应的生物系统。造成身体已经需要尼古丁摄入了。如果戒烟后,身体出现非常强烈的戒断症状并且长期不能减弱的朋友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此时如果继续强行戒烟很容易因为长时间非常强烈的戒断症状和生物系统的快速改变诱发疾病,严重者甚至会致命,上面的例子就能说明确实存在一部分烟民戒烟后会出问题。那些劝说家人戒烟的朋友,戒烟君建议你们在让家人戒烟的同时也要和他们沟通戒烟期间的感受,不可强迫,避免他们戒烟期间发生危险。

戒烟好处多但不能强迫,有人戒烟很轻松,有人必须先减量才能戒烟,有人必须使用替代品才能戒烟,还有人无论怎么做都戒不了烟,强行戒烟反而危害健康。


控烟戒烟方法


吸烟到底影不影响人的寿命呢?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寿命长短的决定因素。而吸烟影响人的健康,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戒烟是完全必要的。会吸烟的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尽可能地做到少吸烟或者不吸烟——戒掉,烟草危害实在太大,所以为了健康,不仅是自己的健康还有身边人的健康,还是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将它戒掉。。


对于长期吸烟者,戒烟,会导致戒断综合征,而戒断综合征的确很让人难受,同时,当机体开始修复自己的时候,就像伤口快好的时候发痒,这时候会有各种身体症状,但这些迹象代表的主要意义是身体在恢复在建立新的平衡,而不是什么会让身体不平衡,身体只是从被毒害的状态过渡到健康态,这个过渡过程会产生一些难受的症状而已。

只要我们对戒烟后会发生什么事,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就不会被貌似有理的胡言乱语所迷惑, 也不容易半途而废,将戒烟坚持到底。而所有身体和心理症状,大约持续一年时间,所以戒烟的第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也是那些编造出盲目戒烟者们所谓的“会让身体不平衡,更容易生病”的一年。当然,总有些人在戒烟期间发生重病,比如肺癌或其它肺部或其它什么严重疾病,这些人要么是纯粹的偶然,要么是烟龄相当长的老烟民


。但是,正是这些严重疾病,在爆发前,已经让他们感觉到吸烟非常难受了,换言之身体已经再也承受不住烟草的刺激了,结果在停止吸烟一段时间后,查出大病,或者大病爆发,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首先,在35岁以前能戒烟的人,那么到60岁时,其身体状况类似于从未吸烟者,即身体的恢复能力基本能将身体复原。但即便超过35岁以后,任何时间戒烟都能得到好处。戒烟再早都不嫌早,只要体检没有查出啥大毛病前,再晚也都不嫌晚。

吸烟会导致血压上升和心跳加速,也是烟草对心血管造成危害的原因之一,而戒烟的人,随着停止吸烟,血压和心跳恢复正常,身体吸氧量有所下降,此时的确需要让身体重新适应新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所以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头晕、眩晕的现象,但这个现象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但身体几天内就能慢慢调整回来,所以戒烟初期,多睡觉就能从容应对。 注意,这些症状并非全部都会出现,比如我就没有出现便秘和手脚发热,至少当时没有这个感受。但咳嗽加强,而且持续了较长时间,期间感冒一次,更是咳得死去活来,迫使我吃了中枢镇咳药,但我知道这是被尼古丁毒害的纤毛,现在开始重新恢复运动的结果。

自那次咳嗽好之后,就几乎再没有咳嗽过,哪怕后来也发生过一两次轻微的感冒。从前,在吸烟期感冒也是会咳嗽的,而且每年冬天必然咳得死去活来的,但今年冬天过得很爽,哈哈哈,几乎没咳。除咳嗽外,其它症状通常几天内就会好转。 由于尼古丁抑制食欲,因此吸烟者大多容易消瘦,但戒烟后,食欲开始恢复,我就有一段时间特别馋,啥都想吃,这时候一定要配合上锻炼身体,通过锻炼身体来控制体重,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来控制,比如神药二甲双胍。准备好漱口水,同时每天刷三次牙,吃完饭尽快刷牙。

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真正的问题是抑郁,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我吸烟期间就经常抑郁,而尼古丁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所以当我戒烟后,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其它对我来说都是小问题。但抑郁要是解决不了,那戒烟大概很难成功。我是通过强迫自己增加社交活动,强迫自己每天出门走走,到公园转转,强迫自己哪怕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就为增加和人接触的机会,哪怕都是陌生人,但呆在人群中,就能调节情绪,同时增强运动也能大大缓和情绪。是的,戒烟不仅是戒烟,你得给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肯定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摆脱对尼古丁和焦油刺激的依赖。


小伙爱解答



戒烟究竟对身体有没有好处,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有的人一生不吸烟,但并不等于他就可以长寿,有的人烟不离嘴却可以年至耄耋!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一)人是一种思想动物和情绪动物。影响其其生命或寿命的因素很多,比如性格、习惯等等!这在过去的回答中好像已经涉猎过这方面的话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抽烟是一种习惯,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吸了一辈子烟却没有得诸如的肺癌之类的疾病,有的人终生不吸烟却也会患上肺癌呢?这就是一个命题和课题,我不知道从事生命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科技人员是否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这就有涉及到个体基因差异的问题,人自身的免疫力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危害对有的人就大,对有的人就会毫发无损!


(二)个人认为戒烟应该遵循一个从多抽到少抽最后到完全不抽的戒烟过程,不要齐茬戒,让身体有一个不知不觉的适应过程比较好!否则会引起其它方面的身体变化,比如有的人戒烟后饭量会大增(饥饿感会增强,饿的会比较快),这样身体很容易在短期内发胖!我们都知道胖人病多,看似把烟戒了减少了烟草(烟碱尼古丁)对身体的伤害,但因此引发的身体发胖导致的其它诸如“三高”对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建议慢慢戒有个渐进的过程比较好!我想这也是多数人不主张盲目戒烟的原因吧!我个人的认为是否科学还有待考证,反正自己对这方面做过一些调查和观察!


(三)在过去的回答中我好像说过诸如生活习惯可以使人长寿等因素,有的长寿老人抽烟喝酒几十年却也能长寿,这就是个问题!有的人主张戒烟少酒才能健康,可为什么那些具有抽烟喝酒生活习惯的人也能够成为长寿老人呢?这就是个值得医学科学研究的课题,不知道是否有人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好了我想弄个诺贝尔医学奖也许是很容易的!毕竟抽烟的人不仅仅是中国所独有的!这只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罢了!欢迎大家提供更有科学见地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