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科普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重视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2018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系列報道98

重视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9 月15 日,山東省濱州市科技館,小朋友和家長一起體驗“偏振迷宮”,瞭解光學知識 陳彬攝/本刊

《炸了!血型也分貴賤?科學家認準最強血型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這樣的題目,你是否會有點進去一探究竟的衝動?

打開微信闢謠小程序,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篇偽科學帖文,已經被“科普中國”公眾號闢謠,闢謠文章由業內兩位權威專家提供觀點、審稿,文中對血型與某些疾病相關性進行了解析。

網絡上,類似這種偽科學帖文往往因標題勁爆而傳播者眾,其中除了故意歪曲事實的謠言,也包括利用公眾專業知識不足而生產的似是而非偽科學內容,這些信息如同“腫瘤細胞”蔓延一般侵蝕著網絡肌體。

公眾難以分辨真偽科學,一方面是由於個人或機構謀求經濟利益,為了獲得“10萬+”的爆款文章而罔顧科學事實,隨意編造內容以迎合公眾獵奇心理;另一方面也與公眾科學素質不高有關,遇到科學問題難以做到從科學角度分析,而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近年來,我國科普工作和創新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持續上升。第十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發現,截至2018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8.47%,比2015年第九次調查提高了近2.3個百分點。但問題和不足仍然突出,表現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對科普重視不夠,科研機構重科研、輕科普,科普與科研脫節現象仍然存在等。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目前這兩翼並不平衡,科普這一翼很多時候還停留在口頭上。”一位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專家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亟待補齊科學普及這一翼。

10%代表這什麼

“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到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

公民科學素質指的是什麼?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使用“全民科學素質”的概念,正式將“科學素質”定義為表徵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指標之一。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衡量公民科學素質的高低,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通過調查獲得在“瞭解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方法、理解科技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三方面都達標的公民比例。

科學素質是決定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科學素質水平,既構成文化的根基和底蘊,也決定它的發展現狀,並影響著未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強調說。

剛剛升入初一的李明翰今年8月第五次參加環球自然日美國冠軍挑戰賽。“李明翰從一年級就開始參加科學拓展活動,科學素質得到了提高。普遍來看,通過科學拓展活動,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較大增強。通過賽事磨礪,學生也會堅定科研自信。”帶領小學生隊員赴美參賽的北京市育才學校科技教師陳宏程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早在2006年發佈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就提出,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將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力和領導幹部與公務員作為科學素質重點提高人群,並明確提出,到2020年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要提升到10%以上。

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要達到10%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中國科協副主席徐延豪看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公眾具有較高科學素質的比例至少要有10%。“今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8.47%,到2020年實現10%的目標是有基礎的。”

到2020年,10%的中國公民具備較高的科學素質水平,這將達到國際上發達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的基本要求。屆時,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路線圖的第一步——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將得到人才保障。同時,1.3億多具備較高科學素質的民眾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

科普與科創須並重前行

“現在社會上偽科學傳播很快,表明公眾的科學方法、思維、知識並沒有數字顯示的那麼高、那麼好。”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首任團長鍾琪認為,其原因是科普教育還沒得到應有重視。

有的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認為做科普活動是“不務正業”,部分家長也認為科普活動耽誤時間。

“我們要帶學生去美國參加一場國際比賽,雖然學校支持,費用也由學生家長負擔,但是區教育局不批准,認為這是跟學業無關的事情。”一位受訪老師告訴記者,現在普遍感覺課業負擔重,從小學到高中,學生要上各種課外輔導班,為了升學拼命刷題,越到高年級參加的課外活動越少,所以科普工作的整體形勢不樂觀。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公眾科學素養提升難還與科普力量薄弱有關。科研人員應該是科普活動的主力軍,但目前從事科普工作的人員大部分是退休的科技人員。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有5/6的團員是退休的,只有1/6是在職科研人員。

“科研工作者的科普做得不夠,重要原因是科研主管部門對科研人員評定、考核時未納入科普指標,大家也沒有興趣和時間去做科普。”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軍平坦言。

鍾琪表示,科研隊伍中存在一種錯誤觀念,認為搞科普是不務正業,只有科研做得不好的人才會兼職去做科普工作。

在硬件方面,科普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等是科普的最佳場所。“美國的科技館可以賣聯票,各地的科技館側重點不一樣,去不同的科技館可以學到不同內容。而且科技館提供了非常多的互動性強的科學實驗或活動,這都有助於從小培養科學素養。”張軍平說。

國內展覽館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均衡,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科技館建設水平較高,但對於國內眾多城市來說,科技館、博物館的展陳和傳播內容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單一化現象。

2017年全國138家科技館免費開放,覆蓋29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平均每館開放242天,總計4065萬人參觀。在鍾琪看來,這些耗費大量經費建設運營的場所普遍存在科普產品研發能力弱、科普作品水平不高、科普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講解員的能力也有限,大多是在背誦解說詞。

一位大學生村官告訴記者,區縣裡做科普活動時偶爾會組織學生去市裡的科技館參觀。每年為了完成一定量的科普任務,會通過給社區居民、村民以講座、展覽、散發傳單等方式做科普活動,但形式單一,效果並不理想,未能滿足公眾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差異化需求。

亟待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來的重要任務。

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並不均衡,地域差距與不同人群之間的差距還較大。中國科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有6個城市的公民科學素質發展超過10%的目標,集中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上海和北京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分別為24.52%、23.13%。

不同人群之間,科學素質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數據還顯示,2018年,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水平達到了18.33%,在重點人群中位居首位;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水平達到9.2%;而農民科學素質水平只有2.52%。

“看一些國際、國家科技大賽的名單,幾乎看不到農村學生來參賽,區縣一級也很少,主要是大城市的學生。”陳宏程說,科普活動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做得比較好,因為學生參加科技拓展活動、出國參加比賽也要有父母經濟實力的支撐。

受訪專家認為,必須下沉優質教育資源,只有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素質,我國整體科學素質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措施之一,就是教育主管部門把科技教師納入編制序列。

“我們學校500多個學科老師,只有一兩個科技教師,我是生物老師,走教學途徑評定的職稱,現在是兼職做科技教師,每個學校基本都是如此。”陳宏程坦言,學科老師上班時科技教師上班,學科老師下班時科技教師還在上班,因為科學拓展活動都是在課外進行,非常辛苦。但教育體系並沒有將科技教師納入編制序列,不能評職稱,也不能評骨幹教師,年輕老師沒人願意做全職科技教師。

受訪專家建議,應發揮科研人員做科普工作主力軍的作用。“建議課題組選出科研人員兼職做科普工作,課題組拿出科研經費中的一定比例支持,也要給予科普人員一定獎勵。”鍾琪建議說,科技館、博物館應與退休科學家建立聯繫,爭取將他們納入到科普隊伍中,利用老專家的專業知識繼續為社會做貢獻。

張軍平認為,國家科學基金應該給予科普經費方面的支持。比如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申請的時候就有針對科普的費用,高校拿到後有義務去完成科普工作。美國有些學校的大學生會進到中小學做輔導員、間接科普,而且學分上會有獎勵。

另外,做科普工作也需要培訓。比如做科普報告就需要技巧,如果在三分鐘內無法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大家就會失去興趣,因此要加大科普人員的培訓力度。“培訓過程中,還應加入科學倫理教育的內容,首先讓科普人員認識到,科普工作並非只是傳授科學知識,科學應該為人類福祉服務,養成這種科學理念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重要幫助。”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龍迪建議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