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从2017年下半年到现在,工业电商的发展速度在整个电商生态中是一抹亮色。随着工业品的渠道下沉与企业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数字化已经不再是渠道商、经销商的专有需求,一直矗立在产业链上端的品牌和制造企业也逐步开始拥抱互联网。因此,2017年,电商巨头京东瞄准工业电商B端市场,阿里也加大了对工业电商板块的开拓力度。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作为工业电商的后来者,京东在2017年才首度在这个市场正式亮相。

2017年5月,京东提出“JD-Business”战略,明确成为非生产资料领域最大的一站式商品供应平台,正式宣布进军工业品市场。6月28日,京东与福禄克、博世、哈量集团等多家顶级工业品品牌商举办战略签约仪式。不久之后,京东于9月6日在京东企业购平台正式上线工业品频道,初上线即吸引了超过200家工业行业知名品牌商在京东开通其线上销售渠道。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据悉,京东的工业品频道,是基于对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供采双方诉求的了解,以及对行业各品类贸易大数据的搜集,将在结合供需双方的需求的同时,整合京东在数据、技术研发、企业级供应链等传统优势资源,用一站式的采购解决方案,来实现供采双方在工业品采购需求收集、采购交易、采购服务等各环节的智能系统匹配和精准对接。

从中可以看出,京东在切入工业电商市场前做了谨慎周全的规划,并非只做一个简单的线上供采平台,而是依托其在技术、物流以及自营模式上的优势,打通工业各环节的壁垒,用智能技术驱动整个工业行业的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不断优化,从而提高京东的工业电商市场份额。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作为较早切入工业电商市场的电商巨头之一,阿里巴巴的1688工业市场运营已有8年,实现了涵盖50大行业、囊括1700种品类、过十亿商品的上线。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于今年6月力推工业圈首届“66工业采购节”,汇集了3M、ABB、巴斯夫等世界500强工业大牌,还吸引了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大央企的加入。采购节上工业大牌们纷纷玩起在线直播、推出各种优惠大促,数字化营销效果显著。据悉,“66工业采购节”百万大牌俱乐部成员高达10余家之多,大型企业在线采购询价单量近10万张。

此外,工业商城力推的工业码采也是采购节的一大亮点。采购商使用工业码采,通过扫码获取优惠、发起订单、并进行线上支付,可精准匹配本地商家。此次采购节即是贯彻工业码采的理念,通过工业采购数字化,帮助商家塑造品牌影响力。据悉,采购节期间,工业码采交易额破亿元,占比超过10%。

整体电商市场发展至今,已遭遇显著的增长瓶颈,阿里通过复制C端的成功经验在B端造工业采购节,说明阿里也在抢借工业电商迅猛发展的机会,意图将工业电商板块打造成下一个业务主要增长点。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除了线上的争夺,京东和阿里的硝烟也在线下工业市场弥漫。广东中山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但是由于缺乏电商人才和精准的电商扶持政策,制造企业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升级做电商业务。以灯饰专业镇中山古镇来说,营销和货源断层,企业对触电升级充满迷惘。

2018年上半年,阿里和京东均采取了与专业镇当地资源合作的“下沉式”布局模式,希望用接地气的合作模式打开专业镇电商市场。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京东在灯饰行业探索“无界零售”模式,通过精选古镇的品牌灯饰触网,在百城设立万家体验店,消费者可在线下体验,在线上下单购买,让古镇的灯饰卖向全国各地。据了解,目前古镇已有约30家厂家和商家加入京东成为供应商。

有别于京东的无界零售模式,天猫中山工业电商共享服务中心更侧重“孵化”。天猫联合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在中山布下广东首个项目化运营服务中心,希望挖掘对“触电”升级有迫切需求的企业,帮助他们了解天猫战略、优惠政策和入驻流程,用天猫平台资源,获得发展机会。天猫还计划引入“淘宝大学”,帮助企业提升电商运营水平,目前已筛选出35家培育企业。


京东阿里工业电商混战,B端市场能否复制C端传奇?


随着《中国制造2015》、“一带一路倡议”、《工业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电子商务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内外电商产业园不断壮大,为B2B电商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7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6.67%,营收规模约为2518.99亿元,同比增长42.14%,根植于制造业垂直产业链而诞生的B2B电商平台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推动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据了解,截止2017年10月,国内较为知名的B2B电商平台接近2000家,其中有300多家服务型平台,1436家交易性平台,划分为19大类,涵盖了钢铁、化工、塑料、农业、汽配、纺织、医药、快消、服装、能源环保等各大领域,具备熟悉产业链、专业性强、服务配套完善的特点,并且拥有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发展势头强劲,为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触网触电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

京东和阿里作为纯互联网基因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与B2B电商平台相比,具备巨大的用户及电商服务优势。凭借其大数据、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的优势,吸引工业企业入驻并打通工业各环节壁垒,为企业提供物流、信息、金融等一系列服务,从而实现在自身平台上构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生态。

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革命已经开始,工业电商平台的发展加速了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对工业电商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最终,究竟是互联网派电商平台还是工业派电商平台能在未来工业4.0时代脱颖而出、掌握主动权?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