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诸葛亮一共发动了六次北伐,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大部分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粮草不足,不得不回去。人家战国七雄打仗打了几百年,都没听说过哪家缺粮食回家的,为什么诸葛亮却总是缺粮呢?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来挺顺利,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将士们士气正高,谁知道不争气的马稷将街亭那么重要的地方弄丢 了,诸葛亮只好赶快回家救火。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病死在了五丈原。

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之外,诸葛亮都是打着打着就没粮食吃了,不得不回去吃饱了,带够粮食再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原因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兵制。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我们再看看战国时期,就拿最弱小的韩国来说,韩国疆域是七国中最小的,比蜀国更是不知道小了多少。因此人口也多不到哪儿去,但是人家却有三十万大军。那么韩国是怎么供养这三十万大军的呢?

蜀国跟战国时期的七雄差就差在了“兵制”这个事情上面。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一般实行的都是全民兵役制度。因为当时战事比较频繁,所以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争,全国的劳壮都要上战场。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回家种田,这样就能增加粮食的储备量,为下次打仗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遇到白起那样的杀神,人口可是成几十万几十万的减少。一旦战争失败,那个地方的劳动力几乎会全部丧失,国家很快就会衰弱下去。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而三国时期实行的却是职业兵制,军队全靠全国的老百姓养着。当时蜀国人口不足百万,却养着十万多士兵,还有四万左右的政府人员。因此粮食储备很难达到。而相比曹操就比较聪明,很早就开始在自己的军队中实行屯田制度。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但是诸葛亮北伐失败了五次之后,才开始想起来事先在渭水之滨屯田。等粮食屯够了,诸葛亮却病死了。蜀国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栽在了粮食不足上面。

再加上蜀国虽然有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粮食产量也高,但是蜀道艰难,运粮线太长,筹集粮食也需要时间,因此运送粮食很难。但是人家魏国就不一样了,就在家门口打仗,粮食不够了随时回家取,很快就能送到。

战国七雄战了几百年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原因只有两个字

因此魏国采取的一向是消耗的战术。很多次都是据城不出,就是等着诸葛亮把粮食吃完了,主动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