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扛不住17级台风“山竹”,媒体咋呼什么呢

超强台风“山竹”来势汹汹,有人担心,呵呵,当然也有人高兴。媒体早早地就咋呼开了。只是,或许是咋呼得太猛,让台风与港珠澳大桥给杠上了。以至于,中国气象局只好出来辟谣。媒体,怎么就这样喜欢咋呼呢?

一般人,希望岁月静好。但媒体则不然。瞧热闹不怕事大,媒体人,其实就是一帮瞧热闹的。媒体最盼着出事,最好是出大事。如果天下太平无事,那媒体就要想哭就要撞墙。你想,天下无事,那媒体还怎么做,媒体人还怎么活呢?

可是,哪有这么多的大事呢?于是乎,媒体就养成了咋呼的习性。把小事咋呼成大事,把大事咋呼成天大的事,以此博取公众的眼球。

可是,媒体咋呼得多了,难免就有顾头不顾尾的情况,要被公众抓住辫子,予以无情嘲笑。

比如,某著名大坝,刚建之时,为了强调大坝的防洪能力,媒体就要吹嘘“可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呵呵,万年一遇,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几千年呢。那万年一遇的洪水,谁知道,有历史记载吗?后来,修改为“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似乎更靠谱一些。况且,大坝抵御洪水的能力这么强,那每年汛期为何还要排放洪水保护大坝呢?公众不乐意了。最后,就出现了“抵御洪水不能靠大坝”的说法。这前前后后一对照,几乎就是自扇耳光啊。

在“山竹”台风袭来之时,媒体也是尽情咋呼,生怕把台风的风速说低了,尽量往高说,生怕把把台风的威力说小了,尽量往大说。生怕别人不重视,生怕别人不关注。

其实,何止是“山竹”台风,媒体报道台风,老早就是这样的习惯。又何止是台风,报道暴雨、洪水等,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十年一遇都几乎没人愿说了,这数字太小,没有震撼力。动不动就是百年一遇,五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恨不得万年一遇了。

这“山竹”台风,要扫过港珠澳大桥,人们对大桥能否抗得住台风十分挂念,就在网络上搜索港珠澳大桥的有关信息。可是一搜之后,让人吓了一跳。原来,港珠澳大桥“可抗16级台风”,这本来也是很厉害了。可是,现在说“山竹”台风可是17级呀。这不就说明港珠澳大桥要抗不住“山竹”么?如何是好?

港珠澳大桥扛不住17级台风“山竹”,媒体咋呼什么呢

其实,好办得很。吹大的“山竹”台风,再缩小一点就是,中央气象台站了来说话,“山竹”台风已经减弱为15级。呵呵,说好的17级呢?

吹牛不打草稿,难免就要出麻烦。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媒体实事求是地进行报道,这很重要。毕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实都是媒体,真实性这条基本原则,是做新闻的底线,还是需要坚守的。要不然,媒体还不如改行说相声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