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作業,暴露小學教育的亂象

帶一億粒米去學校,這個小學生的家庭作業,火爆網絡。人們把它當作笑話來看。其實,是一個冷笑話。暴露了當前小學教育的亂象。

當前,在小學,像“帶一億粒米去學校”這樣的奇葩作業奇怪試題,不斷刷新人們對小學教育的認知。在奇葩頻出的背後,是當前小學教育正在鼓勵的“創新教育”。一些老師熱衷於創新教育,雖然有腦洞大開的勇氣和自信,卻缺少對教育規律的認知能力,因此屢屢把創新型題目,搞成讓人啼笑皆非的妖蛾子。


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作業,暴露小學教育的亂象


據校方說,出“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題,是為了讓學生對億這個數量單位有一個感性認識。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但數學也是高度抽象的特性。本來,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認知體察數學,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但是老師要求學生數一億粒米,則是完全無視數學的抽象性。如果要認識億這個數,需要通過數一億粒米來認知的話,基本上可以說,這樣的數學教育,是反數學的。要說,一億粒米還是可以數的話,那要認識長度中的光年,是不是也要給學生布置一道題,讓學生走一個光年去感覺?那要讓學生了解圓的周長,是不是要佈置學生用尺子去量圓的周長呢?嘿嘿,圓的周長可是一個無理數,用尺子是量不出來的。只強調直觀認識,而忽視抽象推理,那還有數學思維麼?


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作業,暴露小學教育的亂象

現在,小學老師的學歷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提倡創新教育從娃娃抓起,也似乎蔚然成風。可是,一些小學老師在搞創新教育的時候,心態非常浮躁。他們不是去認真探索教育規律,不是去認真瞭解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而是熱衷於搞一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花花樣子。如此創新,看似新奇,但往往墮入胡鬧的地步,各種堪稱奇葩的招式,美其名曰創新,其實只是胡亂折騰,對學生成長並沒有任何好處。

況且,老師給學生布置創造性的作業,帶一億粒米到學校,此時老師動過腦筋去想這個問題麼?按一般的情況,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億粒米的重量,大概是2噸。要每個學生帶2噸米到學校,這是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且不說,米店可能要被搶空,單是這2噸米怎麼帶到學校都是難題。


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作業,暴露小學教育的亂象

這樣的作業,老師在佈置的時候,自己動腦筋去想過麼?我們不難猜想,老師佈置這樣的作業,雖然腦洞大開,但自己並沒有去過腦子。而這,正是一些中小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常態性問題。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否適量,難度如何,很多老師根本沒有去進行評判,只是很隨意地佈置。這樣做,老師落得輕鬆,但卻是苦了學生。

現在,有些學校,對老師佈置作業,作出了硬性規定,給學生布置什麼作業,老師必須自己先做一遍。從“帶一億粒米去學校”這樣的作業來看,規定老師要先做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有道理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老師給學生胡亂佈置作業的情況。


帶一億粒米去學校的作業,暴露小學教育的亂象

帶一億粒米到學校,這樣的作業,看似是個笑話,其實這個真實的笑話,暴露了當前小學教育的亂象,值得我們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