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作业,暴露小学教育的乱象

带一亿粒米去学校,这个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火爆网络。人们把它当作笑话来看。其实,是一个冷笑话。暴露了当前小学教育的乱象。

当前,在小学,像“带一亿粒米去学校”这样的奇葩作业奇怪试题,不断刷新人们对小学教育的认知。在奇葩频出的背后,是当前小学教育正在鼓励的“创新教育”。一些老师热衷于创新教育,虽然有脑洞大开的勇气和自信,却缺少对教育规律的认知能力,因此屡屡把创新型题目,搞成让人啼笑皆非的妖蛾子。


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作业,暴露小学教育的乱象


据校方说,出“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题,是为了让学生对亿这个数量单位有一个感性认识。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数学也是高度抽象的特性。本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认知体察数学,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老师要求学生数一亿粒米,则是完全无视数学的抽象性。如果要认识亿这个数,需要通过数一亿粒米来认知的话,基本上可以说,这样的数学教育,是反数学的。要说,一亿粒米还是可以数的话,那要认识长度中的光年,是不是也要给学生布置一道题,让学生走一个光年去感觉?那要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是不是要布置学生用尺子去量圆的周长呢?嘿嘿,圆的周长可是一个无理数,用尺子是量不出来的。只强调直观认识,而忽视抽象推理,那还有数学思维么?


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作业,暴露小学教育的乱象

现在,小学老师的学历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提倡创新教育从娃娃抓起,也似乎蔚然成风。可是,一些小学老师在搞创新教育的时候,心态非常浮躁。他们不是去认真探索教育规律,不是去认真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是热衷于搞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花花样子。如此创新,看似新奇,但往往堕入胡闹的地步,各种堪称奇葩的招式,美其名曰创新,其实只是胡乱折腾,对学生成长并没有任何好处。

况且,老师给学生布置创造性的作业,带一亿粒米到学校,此时老师动过脑筋去想这个问题么?按一般的情况,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亿粒米的重量,大概是2吨。要每个学生带2吨米到学校,这是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且不说,米店可能要被抢空,单是这2吨米怎么带到学校都是难题。


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作业,暴露小学教育的乱象

这样的作业,老师在布置的时候,自己动脑筋去想过么?我们不难猜想,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虽然脑洞大开,但自己并没有去过脑子。而这,正是一些中小学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常态性问题。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难度如何,很多老师根本没有去进行评判,只是很随意地布置。这样做,老师落得轻松,但却是苦了学生。

现在,有些学校,对老师布置作业,作出了硬性规定,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老师必须自己先做一遍。从“带一亿粒米去学校”这样的作业来看,规定老师要先做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有道理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老师给学生胡乱布置作业的情况。


带一亿粒米去学校的作业,暴露小学教育的乱象

带一亿粒米到学校,这样的作业,看似是个笑话,其实这个真实的笑话,暴露了当前小学教育的乱象,值得我们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