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只看書名,也許你可能認為此書只是一部“雞湯集錦”而已。

其實,這是一部充滿人生智慧的哲學和心理學書籍。

「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值得推薦的書籍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閱讀,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與弗洛伊德一樣,弗蘭克爾也是一名猶太人。弗蘭克爾1905年3月26日誕生於維也納的一個並不富裕的猶太家庭。兒時的弗蘭克爾,理想是做一名醫生。到了大學,隨著社會活動的增多,他逐漸把興趣轉移到了心理學。並且和弗洛伊德以及阿德勒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弗蘭克爾

1942年,弗蘭克爾和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納粹逮捕,並被關押在波希米亞的一個集中營。在集中營裡,他嚐盡了各種苦難。

有一次,一個德國軍官把他帶到一個小房間訓話。納粹剝光了他的衣服,拷打他,侮辱他。經歷了失去親人、失去家園、失去尊嚴的痛苦的他,在此時卻豁然開朗——“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剝奪,惟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剝奪”。

維克多·弗蘭克爾所寫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了他自己在納粹集中營裡三年噩夢般的恐怖遭遇。在那地獄般的苦難與困境中,他的父母、妻子與兄弟都死於納粹魔掌,只剩下一個妹妹。他本人也是飽受凌辱,在幾乎毫無生還希望的絕境裡,依然保有活下去的希望,堅信生命的意義。而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弗蘭克爾系統地論述了"意義療法"的核心價值,他超越了煉獄般的痛苦,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相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幫助成千上萬因失去信心而引發心理疾病的人們,找到"絕處逢生"的生命意義……他的生命經歷和專業成就,是人性最光輝的一個見證。

人活著,是為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一定是有意義的,追求生命的意義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鉅的使命!“努力發現生命的意義正是人最主要的動力”。

心理學上有過一個哥德巴赫猜想:人為什麼活著?

弗洛伊德說是為了“快樂”,本質是“性”。

阿德勒說是追求“財富”,本質是“自卑”。

弗蘭克爾說是為了“意義”,本質是適應環境的“本能”。

在電視劇《士兵突擊》聽過一句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發現生活的意義,活下去的希望。而活著,是一定有意義的!這便是“意義療法”的全部核心。

弗蘭克爾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自己不斷地自我賦予,賦予自己更多的生命的意義,來滿足自己人性的需求,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更多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完成自己活著的意義,讓自己在快樂和樂觀中滿足自己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病例很說明問題:

「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總歸要分離

有一個老頭,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先她而去了。

老者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每天沉浸在思念亡妻的痛苦之中。

子女請弗蘭克為老者進行心理醫治。

弗蘭克爾瞭解情況後,與老者進行了如下的對話:

弗蘭克爾:您愛您的妻子嗎?

老者:非常的愛,我痛恨我為什麼沒有先她而死。

弗蘭克爾:你既然那麼的愛你的妻子,你就應該知道你現在還活著的意義。

老者:我現在非常的痛苦,我這樣的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嗎?

弗蘭克爾:你的妻子之所以先你而去,是為了讓你更好的活著,並延續你們的愛情。如果是你先走了,那麼承受這一切的痛苦就是你的妻子。您活著的意義就是替你妻子承擔這一切愛和思念,您不覺得有意義嗎?

老者思慮良久,豁然開朗的理解了他活著的意義,並樂觀的面對了亡妻之痛。與弗蘭克爾握手道別,開始面對新的生活。

這就是弗蘭克爾“意義療法”的一個實例。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一個始終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並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情。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仍能堅持自己的價值理念走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把平淡的人生賦予特殊的意義,人只有活著有意義,才能擁有更多的理想和作為,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

更為偉大的生命意義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關於生命的意義的論述,最經典的是: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侯,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把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書評」活出生命的意義

偉大的意義

這麼偉大的人生意義,在現在的時代,您又怎麼看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