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死了,我的祕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朋友圈裡發佈幾張照片,可能會出賣自己的住址;使用移動應用App時,或許後臺在收集你的照片、短信;街邊順手連接免費WiFi,不到十分鐘支付賬號、密碼就被竊取……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信息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也日漸凸顯。

個人網絡信息安全這個話題每天都在被提及,而最近又被熱議還是因為樂清女孩遇害事件。

當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樂清女孩的事件發酵後,殺人兇手和滴滴順風車不健全的接單系統被全網聲討的同時,整個事件朝著一個離奇的方向展開。

死者的微博號被找到,蜂擁而至的網友紛紛去她生前發過的微博下面對她進行“緬懷”。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雖然死者的一些微博聯繫起她之後的遭遇的確令人唏噓:一條微博有8萬次轉發和4萬條評論,而微博下面那些說著“很抱歉用這種方式認識你”的高贊評論,點進主頁卻都是齊刷刷的淘寶刷單或者兼職微商。

最終,女孩的家人出面,向新浪要求註銷女孩的微博賬號。

這種行為並不帶有十足的惡意,但是如此消費逝者,令人感到不適。

我們活著的時候,隱私被曝光尚且還能去打官司,而去世了的人是不是就沒有這個權利了?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生在這個數字時代,許多人對於自己的死亡,擔心的已經不再是財產能不能得到妥善處理,而是自己的那些照片、資料、網絡賬號等包含了太多個人隱私的東西,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好好保存或者徹底刪除?不想被別人看到的秘密能不能和自己一起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人生真的可以一鍵刪除嗎?

日本電視劇《人生刪除事務所》就講述瞭如何死後一鍵刪除個人隱私的故事。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電視劇主要講述兩個主角合作經營一家事務所,專門負責在委託人死後刪掉他手機、平板、電腦等一切電子設備裡不想被他人知道的內容。

刪除的方式也很科學:委託人提前設定好需要刪除的內容,在電子產品中植入事務所開發的程序。一旦委託人的所有電子產品多長時間之內沒有操作,就由事務所出面確認是否已經死亡,然後刪除所有指定內容。

在劇中,搜索引擎的使用可以說是無所不能、無孔不入。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一個程序員用來尋找委託人信息的手段不是直接黑進某某系統的資源庫,而是利用搜索引擎在我們都覺得“讓別人知道也無所謂”的網絡公開信息中尋找線索。比如,他通過委託人手機備忘錄裡經常見面的人的名字和工作地址,就能輕易搜到她的畢業院校。通過畢業院校的官網找到那個人大學時加過的社團電話,然後用很簡單的話術就輕易拿到她的住址。

或許電視劇中的情節大多是虛構,但是生活在信息透明的互聯網時代,還是覺得有點害怕。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學校或者單位不可能把所有人的住址放在網上,那麼名單呢?很多時候都能找到。在大多數賬號都要求實名制的今天,也難保別人能根據你的真實姓名查到你的手機號,順而找到你的網絡ID。網絡ID背後,則是你的生日、年齡等信息,大多數人的密碼設定都跑不脫這幾樣的排列組合,只要通過簡單的編程就能利用窮舉法試出來。

而你的社交網絡上有你的社交圈,能查到你親朋好友的相關信息。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只要有足夠強的發現線索的能力和檢索技巧,隨意發佈在網上的“無關內容”和“閒話”也能組合成你不想為人所知的隱私信息。

網絡無孔不入的搜索和抓取能力,不論你是否願意,你已經永遠地活在網絡之中,就算人去世了,你的個人信息也成為龐大網絡世界裡面的一粒沙子,反覆流動,卻不會消失。

所以,人生真的能刪除嗎?就算你想刪除,真的刪除得掉嗎?

當隱私不再是隱私

在互聯網時代,只要連上網,人就成了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在美國,所有人都有一個所謂的信用系統,就比如說社會保險,會和信用卡連在一起,然後做什麼事很容易查出來,因為個人的資料放在那兒。

在國內,要知道一個人的行程也特別容易。因為手機、微信等都是實名制,信息幾乎透明瞭。中國是全世界在網購、互聯網交易支付上面最先進的國家,買什麼東西、吃頓飯等都是用網絡支付,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人的生活記錄。

現在的許多記錄都會被收集,甚至都不是暗地裡、而是明目張膽地收集。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比如大數據,號稱是在不侵犯個人隱私的條件下進行數據整合,但是又有誰能保證監管和信息安全呢?

在很多人反對數據蒐集的時候,還出現了另外一種觀念,就是你如果沒做什麼虧心事,又為什麼會害怕讓人知道你上一秒鐘在哪裡?

當很多人開始有這種觀念,甚至不覺得隱私的暴露是一個問題。

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人,因為從小就習慣被拍攝和拍攝別人,在網絡上記錄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事,甚至會開始習慣自己的隱私被公之於眾這件事。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而如果整個社會大家慢慢都習慣,隱私反正是會暴露的,也沒有隱私可言,也不在乎別人隱私,這個將來會衝擊到整個道德的,就因為我們傳統社會的道德跟隱私是有關係的。

我們過去道德上覺得不對的事情,現在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因為每個人都有所謂不可告人的事,不可告人的標準就會降低,所有事都變得可以告人。

當我們的技術演變太快,這些新技術也會帶來相應的代價,比如說隱私的曝光,道德的觀念的轉變跟威脅,我們還來不及想好,這些事就已經到了眼前。

如果我死了,我的秘密能否與我一起從世界上消失?

消化和適應這些則有一個格外漫長的陣痛期,需要這個時代的所有人一起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