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識人八法詳解,古人知人妙訣(篇二)

姜子牙在《六韜》中寫有知人“八徵”法,唐.趙蕤在《反經》中引用並略有變化,本篇拿來與諸位共享,學習學習古人的用人智慧。

微察問之,以觀其辭;窮之以辭,以觀其變

太公的原話是:“問之以言,以觀其辭”,小編以為“微察”二字用的更妙,問的時候從細處體察對方的言辭,看似漫不經心,隨口一問,實則另有目的,要觀察對方講話是否條理,用詞是否得當,是誇誇其談還是一語見地等等。選人問話和朋友交談不同,目的要明確,少講多聽,細心體察,這是第一步。

姜子牙識人八法詳解,古人知人妙訣(篇二)

“窮之以辭”,簡言之就是連連追問,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一條線追問”,常用語:“下一步(接下來)怎麼辦?”考察一個人的計劃和遠見;第二種“多角度追問”,針對同一件事可能產生的不同結果進行追問,考察一個人考慮事情是否全面,是否會變通。如此一番窮追猛打,一個人的應變能力也就瞭解的差不多了。

與之間謀,以觀其誠;明白顯問,以觀其德

“間謀”,以離間的方法與其謀,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間謀方法,可自己與其間謀也可使人與其謀間,間謀的內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件事情,但一定是違反某項規定或職業準則或道德規範,看看對方的態度,來辨別此人的忠誠度。此法看似不光明,但往往很有效果,算作非常時候的非常手段吧。

姜子牙識人八法詳解,古人知人妙訣(篇二)

“明白顯問”的意思是說:瞭解清楚某件相關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刻意詢問、明知故問。目的是觀察當事人是否有所隱瞞,根據對方的表述是否真實來判斷其德行。

遠使以財,以觀其廉;試之以色,以觀其貞

此處,趙蕤將“使之以財”改為“遠使以財”,也是有道理的。近使以財,擔心被發現,不一定敢貪,遠使以財,廉潔與否,往往一試便知。

姜子牙識人八法詳解,古人知人妙訣(篇二)

用美色試探,往往會看出一個人是否貞潔,這個好理解(夫妻之間別去嘗試,小心弄巧成拙,開個玩笑)。

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危難時刻見人心,又往往樹倒猢猻散,營造出危難的態勢,觀察其是臨危不亂還是臨陣退縮,一個人的勇氣往往關鍵時刻才能看出來。

姜子牙識人八法詳解,古人知人妙訣(篇二)

酒後失態,並不能作為評判一個人品德的標準,話多一些,行不穩,臥不雅是常情。這裡態是說有沒有暴露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人清醒的時候理智的支配多一些,這就導致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表現,但醉酒後潛意識或習慣的支配多一些,潛在的德行往往才是真實的,才是本質的。

結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習此篇的目的是要量才而用、人盡其才,合適的崗位用合適的人,不是吹毛求疵,如果想面面俱到,過分苛求反倒無人可用,所以用人者需要靈活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